淮安市二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专家奋战在疫情前线
新年伊始,新冠肺炎肆虐中华大地,淮安市二院一批又一批白衣战士不畏艰险冲向战“疫”前线。在这个看不见敌人的战场上,他们经历了磨砺和锤炼,他们当中有冲锋在前的医生、有悉心照护的护士、有减少风险的感控人、有保障后勤的管理者,他们用科学规范和精准救治方法改变着、努力着、争取着,让春天越来越近。
主任医师刘淑在为患者查房
刘淑是市二院一名有26年工作经验的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她经历了03年非典,09年甲型H1N1流感,在听闻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毫不犹豫主动请战。刘淑说:“我有在隔离病房工作的经验,孩子大了,没有什么后顾之忧,这是一名呼吸人的责任和义务。”2月24日,刘淑和队友一起奔赴淮安市新冠病毒定点收治医院参与救治工作。这是刘淑继09年H1N1甲流隔离病房后第二次进入隔离病房。
刘淑取咽试子
经充分细致的培训,刘淑立即投入到ICU重症隔离病房的工作中。重症病房的患者病情危重,忽略一个小细节就可能导致整个救治工作前功尽弃,刘淑和队友在隔离病房每天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详细记录心电监护仪器上的每一个数值及各种仪器的设置参数,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及时调整参数,且及时向市专家组汇报患者病情及工作情况。
刘淑作为一名奋战在一线的医务工作者,工作时需要和患者面对面交流,不仅仅要关注病人的病情变化,还要及时掌握他们的情绪变化,并鼓励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为确保自身的安全,刘淑在工作中必须做好充分地防护工作,内层N95口罩、外层医用外科口罩、隔离衣、双层防护服、双层手套、双层鞋套、护目镜、面屏等,完全穿戴好需要半小时左右,在层层包裹下,正常呼吸非常困难,走出病房留下的是满脸深深的压痕,和潮湿的内衣。新冠病毒的确诊需要采集咽试子,这项操作需要用棉签擦拭患者的双侧咽扁桃体及咽后壁,不仅要与患者近距离接触,还要直面患者口腔的飞沫,有的患者咽喉敏感,受到刺激时会咳嗽、呕吐,瞬间会产生大量携带病毒的气溶胶,对于医务人员是巨大的挑战和威胁!
通过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截至目前淮安市66例确诊新冠肺炎患者全部出院,实现了患者零死亡,医务人员零感染的目标,取得新冠肺炎阶段性胜利!
(宣传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