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二院全科医学科医生努力为打赢新冠疫情防控阻击战做贡献
岁末年初,湖北武汉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现和不断加重,鼠年春节的安详与宁静被打破。随着疫情防控战打响,淮安市二院领导快速部署,党委书记、院长郑东辉亲临指导,靠前指挥,各部门统筹协调,防控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活跃着一支小小的队伍----全科医学科,一个平时体现“全生命周期”照护、疫时发挥全科专业特长的科室,他们切实履行“健康守门人”职责,展示了新时代全科医生“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的担当。
市二院是国家级住培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全科医学科于2017年2月独立建科,开展门诊、教学活动,2018年7月成立病房并开始收治住院患者,全科医学科医生们在平时的工作中擅长“未分化”疾病、发热待查疾病的病史采集、鉴别诊断,对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也是熟门熟路,因而在疫情到来的时候,医院决定成立观察病房并启动发热门诊24小时值班制时,医院领导首先想到了全科医学科。
全科医学科在1月23日接到医务处通知后,立即暂停了门诊工作,全身心投入到抗击疫情工作中,张枫林主任积极配合感染疾病科周黎阳主任组织领导工作,高顺元副主任第一时间排好观察病房的排班表,年轻的全科医师周文航协同护理人员做好各种表格的上报、上传,全科医学科医生全部参与发热门诊的值班,和感染性疾病科及其他相关科室成员组成的团队共同承担起医院发热病人诊治和疫情防控工作,服从领导安排,听候医院统一调配。他们在面对调整到传染病防控一线岗位时,没有任何条件,没有豪言壮语,脚踏实地,默默奉献,坚守着“居民健康守门人”的初心,不退缩,不畏惧,逆流而上,无悔青春,他们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努力尽自己的职责。
从2月3日开始,随着各种沟通、交流的增加,在发热门诊值班的医护人员单独成立了微信群,名称叫“发热门诊,抗疫一线”。2月5号,感染科护理“元老”张玲给所有值班人员定了四个目标,即医护人员零感染、新冠病人零漏诊、病人零投诉和各种报卡零漏报。在群内,大家除了公布、学习不断更新的新冠肺炎诊疗方案,交流其他医院在疫情期间好的做法,更多的是不断提醒,注意防护,努力做到“四个目标”。
疫情初期,因为新冠肺炎是新发烈性传染病,加上季节性流感感染的重叠,发热门诊病人多,一个工作日发热患者多达166人次,诊治经验不足丰富,所有人员抽空学习修订的诊治方案和防控指南,又要和发热门诊其他医生一起参加白天、晚上值班,对特殊发热病人在微信群内进行讨论,加强流行病学调查,让就诊病人得到合理处置。每天的工作从穿戴口罩、帽子、防护服、护目镜、手套、鞋套开始,每一个班次后,虽然是严寒的冬天,可是防护服里的汗水都成串的流。上班前2~3小时不喝水,上班时不吃不喝不上卫生间已经成为在这里工作要适应的“生存法则”。
全体医务人员充分贯彻全科医学“以人为中心”的理念,除了疾病诊疗外,做好患者的健康宣教、个人安慰和家庭的防护知识及心理疏导,帮助他们树立战胜疾病、战胜疫情的信念,处处体现全科人的人文关怀,传递了全科人“隔离不隔爱”的温暖。
目前疫情防控已经阶段性见效,但仍然不能放松警惕。随着企业复工复产逐渐展开,外来务工人员以及归国人员逐渐增多,采集核酸样本的任务逐渐加大,人数最多时一天超百人,标本采集尤为重要,因为一份合格的样本是正确诊断和疫情防控处置的前提。采集核酸过程中需要与病人“零距离”亲密接触,高度面临着被感染的风险,所有采集人员互相交流经验,依靠“勇敢、沉稳、快速”的手法,确保标本采集合格率。认真的工作态度、规范的工作流程和专业的职业素养保证了工作的有序开展,确保了发热门诊高效运转。
投入疫情防控期间,全科医学科人员没有放松住培学员和全科转岗培训学员的跟踪、管理。在住培学员进入结业考试前夕,积极响应培训处的号召,每周给学员出一份模拟考试试卷,及时分析考试成绩;全科转岗学员由于疫情影响,大多数学员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作为疫情联防联控的第一道关口冲在抗“疫”队伍的最前列,他们的身影活跃在预检分诊、医学观察点驻点、高速公路及卡口体温监测及慢病管理等,全科医学科利用专门的微信群,对全科转岗学员在网上学习疫情形势和疫情防控知识,助力他们科学抗疫,关注他们疫情下的心身症状和心理健康状态,给予心理支持,尽最大努力阻断疫情传播,在不同的战线上共同做好抗“疫”工作。
从1月23日到今天4月23日已经整整3个月。在疫情面前,有人驰援湖北武汉去到第一线,有人转移战场到厦门路院区奋斗 ,也有人在防控疫情的其他岗位上服务患者。全科医学科在这样的特殊时期,发挥了自己的专业优势,全专结合。曾经的健康守门人、病人贴心的白衣天使,蓦然间成为白衣战士,成为抗击疫情的白衣执甲,防控病毒的钢铁卫士!只因为职责所在,患者需要,医院需要!
(全科医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