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二院急救团队成功挽救心跳骤停患者生命
近日,淮安市二院急救团队与死神展开了生死时速的赛跑,面对心脏停跳,他们一次次投入抢救,以顽强的精神,将患者从死亡线上拉回来,他们团结协作,坚持不懈,辅以先进的ECMO体外生命支持技术再一次创造了奇迹。目前,患者已经康复出院。
患者及家属向急救团队赠送锦旗和感谢信
01一场生死时速的急诊抢救
4月7日这一天对于37岁的王先生而言,是噩梦的开始。当天他突发感胸闷气喘至当地医院就诊,当地医院因无救治条件,转至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
而王先生病情也迅速进展、急转直下,到达市二院急诊大厅时已经心跳呼吸停止,市二院急救团队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对于心跳呼吸骤停病人的抢救,持续有效的高质量胸外按压保证脑血流灌注,是病人能够早期复苏成功以及后期脑功能恢复的重要保障。一个人按压的体力是有限的,高质量的胸外按压也需要团队努力、多人轮替才能保证按压复苏效果。面对如此年轻的病人,急救团队全力以赴,迅速组织人员投入到早期心肺复苏抢救,多人组成胸外按压梯队,每两分钟一轮换,确保按压质量,保证脑血流灌注,为病人的后期恢复打下坚实基础。
多人排队轮替进行胸外按压同时进行动静脉穿刺置管保证心肺复苏质量
但在复苏过程中病人反复出现室颤,经多次电除颤,心电活动及生命体征极不稳定,唯有尽早予以体外膜肺氧合(ECMO)支持下心肺复苏(ECPR),才有生存的希望!体外膜肺氧合技术(ECMO)是目前急危重症救治的顶尖技术,尤其是在心肺复苏同时实施,难度高,挑战大。杜叶平主任当机立断,立即带领石岩、杨海晨、付婧、贾素红等ECMO医护团队,快速反应,迅速完成ECMO的上机运转,采用V-A模式替代病人的心肺功能,改善循环和氧合,终于病人反复室颤停跳的心电活动趋于稳定,整个历时2个小时的抢救将病人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急诊与重症医学部ECMO团队快速反应迅速完成ECMO的上机运转稳定患者病情
02多科密切协作的综合救治
抢救复苏成功了,但患者心跳骤停的原因仍未明确,根本病因尚未去除。进一步救治的考验仍然艰巨。只有在ECMO的支持下,才使得下一步的转运、造影、查找病因成为可能,为病人的进一步救治创造了机会。根据病人的胸闷病史,医院迅速启动了胸痛中心救治流程,在ECMO的支持下团队协作立即将病人带机转运至导管室查找病因。
转运病人至导管室
冠脉介入科杨乃全主任对病人进行了紧急心脏冠脉造影明确了心跳骤停的原因为急性心肌梗死,并立即予以了支架置入,解除了心跳骤停的病因。ECMO的支持为病人的心脏介入治疗创造了机会,并为整个手术保驾护航,病人的手术得以顺利实施,术后转回了ICU。
ECMO支持下心脏冠脉造影明确病因并立即予以了支架置入
ICU治疗期间,ECMO支持过程中的各项管理也是非常复杂的,ECMO团队安排专人负责患者的管理,同时运用床旁超声对患者进行反复的心脏评估。护士长对护理工作进行了细致的安排。随着治疗的进行,病人的心脏电生理保持稳定,心脏功能逐步改善。ECMO支持1天后成功撤机。
由于危重病人在ECMO撤机后的死亡率仍然很高,急诊与重症医学部的救治团队一刻也没有放松,制定了完善的后续治疗方案,心脏康复、脑康复、气道管理、感染防治、呼吸训练、心理干预……
患者从昏迷到躁动、从谵妄到清醒,脑功能逐渐恢复正常。由于患者长期大量吸烟以及心跳骤停后意识障碍给早期呼吸道管理带来了困难,经历了从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到拔除气管导管恢复自主呼吸,肺功能也逐渐恢复正常。
4月21日,历经15天的综合救治,王先生终于康复出院,美满的家庭得以重温幸福。
03技术与团队的完美融合
在近期全球抗击新冠疫情的战斗中,ECMO作为挽救重症患者生命的重要技术被多次关注与报道,也被更多的普通百姓所知晓。ECMO的特点不仅在于设备的先进性,更重要的是团队协作、快速响应、严格的管理和器官功能的维护,急救团队中的每个成员分工明确又紧密合作……众志成城,才有可能挽回一条鲜活的生命。
生与死之间的界线,正逐渐被医学技术重新定义。淮安市二院急诊与重症医学部自独立开展ECMO以来,已成功救治了多名患者。本例急性心肌梗死、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再次救治成功,既显示了我院ECMO治疗技术已日趋成熟,也体现了我院胸痛中心等多学科诊疗团队的完美融合,标志着我院急危重症治疗水平不断上升新台阶。
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
急诊与重症医学部
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与重症医学部是“江苏省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徐州医科大学急诊专业硕士研究生临床培养点、国家级急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中国地级市医院急诊专科医联体常务理事单位、淮河生态经济带急诊与重症医学专科联盟理事长单位、江苏省重症医学专科联盟理事单位、淮安市急诊专业质控中心挂靠单位、淮安市急诊专科护士培训基地。
近五年来科室获江苏医学科技奖三等奖,淮海科技奖二等奖,江苏省医学新技术引进一等奖、二等奖,淮安市医学新技术引进奖一等奖、二等奖等多项奖项。并举办了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2项、省级继续教育项目3项,举办了首届苏北五市急诊危重病高层论坛以及急危重症技能培训班等各种学术活动,为淮安市以及苏北地区的急危重症专业的发展起到了重大的作用,在周边地区具有较大的影响力。
学科全体医护人员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以先进的医疗技术、优质护理服务、紧密协作的团队精神,随时为病员敞开救死扶伤的绿色通道,正在以精湛的医疗技术为病人早日康复而不懈努力!
(石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