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为医者,不负初心!
近日,我院儿科主任沙宁迎来他人生的另一个高光时刻,在苏州大学顺利通过博士论文答辩,成为一名儿科博士。从医十八年,他一直怀揣一颗滚烫的初心,为广大儿童的健康成长一路守护。
生于斯、长于斯
他与二院的不解之缘
淮水之畔,运河之都。这片古老而又焕发生命力的大地,塑造出“有情有义”的淮安人。1981年9月,沙宁博士在市二院产科出生,他的父母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这个孩子将与二院产生不解之缘。
沙宁博士小时候体质比较差,经常生病,感冒咳嗽是家常便饭。“有一次我咳嗽特别严重,家人说我脸都紫了。”当时正值寒冬,家人赶紧将他带来二院问诊,经过专家诊断,确定为重症肺炎,立即安排住院治疗。“医生说,如果再晚些时间,我可能就有生命危险了。”好在经过十多天的精心治疗,沙宁的病情逐渐好转,最终康复出院。从此,在他幼小的心灵里就埋下了一颗种子,是这家医院给了他两次生命。
自己幼年的经历让沙宁内心对医生这一职业产生崇敬,后来外公的离世让他坚定了自己的人生轨迹。高一那年,外公被查出喉癌,全家人的心都笼罩在难过中。一次与外公出门,沿着淮海南路行走,路过市二院,看到刚刚新建的外科大楼宏伟气派,外公对他说:“沙宁啊,以后你要是能在这家医院当医生,那外公就真的打心眼里替你高兴了。”不久后,外公因病离世,可他说的这句话一直印在脑子里。高考填志愿时,他毅然选择医学专业,本科毕业后,他毫不犹豫回到家乡,来到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成为了一名儿科医生。
沙宁主任在苏州大学博士答辩
干一行、爱一行
他与家长在同一战壕
为期五年的本科学习,为沙宁未来投身儿科医学领域打下坚实基础的同时,也让他对于以后的从医生涯有了更多的期待。为了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沙宁主任一路攻坚克难,从本科读到博士。2018年,沙宁主任作为访问学者,前往德国马格德堡大学附属医院学习深造,将国际先进新生儿诊疗技术带回国内,造福广大淮安地区患儿。
“我自己比较喜欢小孩子。”就是本着这样简单的初衷,沙宁成为了一名儿科医生。但成为一名儿科医生以后,需要面对什么样的境况,迎接什么样的挑战,在一开始的时候,他的体会并不是那么深刻。发现儿科医生的处境或许并不那么乐观,是从日常的工作中开始的,也是从孩子的家长焦急的口吻中开始的。
人们常说,儿科是哑科。因为区别于成人,儿童对于自己的病痛以及病痛的来源时常不会表达、无法自述,即便是家长,对于病情的描述也不甚准确。有一次,沙宁博士在急诊值班,遇到120送来的一名患儿,仅有奶奶带着。孩子此时已经脸色泛紫,奶奶急的直流眼泪,看到医生犹如看到救星,一个劲地只会说救救孩子,沙宁博士一边安抚奶奶,一边马不停蹄安排抢救,最终成功将这例重症肺炎患儿抢救过来。“遇到情绪激动的家长,我都会耐心宽慰,仔细解释,我要让他们知道,我跟他们是同一战壕里的战友,不是敌对关系,我们的目的都是为了孩子能够健康。”
“俗话说‘做一行怨一行’,现在哪一行都有压力,但是如果你喜欢的话,就不会觉得辛苦,因为这份辛苦同时伴随着快乐和成就感。孩子父母那么信任我,把孩子交到我手上,而我通过自己的努力,解除了孩子的病痛。孩子恢复健康后,看到父母眼中的感激之情,这一切都让我感到快乐又欣慰,觉得自己的工作很有意义,人生的价值感也油然而生。因为热爱,所以奉献。”
沙宁博士检查新生儿恢复情况
精于勤、成于思
他与孩子共同成长
在苏州大学读博期间,沙宁师从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前院长、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常委、新生儿学组组长冯星教授,这段时间不仅让他在儿科临床诊疗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更让他理解应该如何当好一名儿科医生。
一次在跟冯教授在临床学习时,他很好奇,一些家境普通的人,宁愿花几百块、等几个小时去排教授的专家号,但其实孩子的病情并不复杂,怀着这样的疑问,他趁机与一位患儿家长交谈起来:“这里那么多专家,您干嘛非要挂冯星教授的号呢?”这位家长憨厚地笑了笑,说:“大夫,不瞒您说,其实我们也不知道该挂谁的号,我们第一次来这里的时候,看到墙上公示栏里,只有冯星教授的患者满意度是100%,所以我们就挂了冯教授的号。”
听到这话,沙宁恍然大悟,却又觉得不可思议,面对不同文化程度、不同职业、不同地区、不同病情的患儿家长,如何能够做到100%的满意呢?带着疑问他又请教了冯星教授,冯教授听完笑了笑说:“其实很简单,把每个患儿当成自己的孩子,所有的矛盾都会迎刃而解。”道理简单,却又不简单,沙宁博士犹如醍醐灌顶:“这是我学到的最宝贵的知识。”
沙宁博士在国外治疗新生儿
医学是一条漫长且充满险阻的道路,作为一个医学研究者,沙宁博士将继续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决心和勇气去迎接每一次挑战,为每一位患儿探索出通往健康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