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爱”青少年的“杀手”,退!退!退!多学科专家联手战“恶瘤”!
守护生命 扫除“恶瘤”
24岁
是校园与社会的分水岭
也是崭新人生的起点
此时惊闻身患癌症
是怎么样一种感受?
我院多学科专家联手出击
层层剖析
揪出“真凶”
扫除“恶瘤”
为年轻的生命
开启新的人生
24岁的小黄在南京读大学,平时身体素质过硬,在家人同学的眼里他是个阳光大男孩。一个月前,小黄突然开始咳嗽,起初他认为是感冒引起的,过段时间应该就可以自愈,可随着时间的流逝,小黄的咳嗽愈演愈烈,严重影响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学习,服用感冒药和止咳药也收效甚微,这才前往南京某三甲医院就诊。
万玉峰主任查看患者肺部影像
经过检查,该院医生判断小黄为感染性肺炎,予以输液抗感染治疗,但效果并不理想。小黄父母得知后,立即将其带回淮安,慕名前往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找到科主任万玉峰博士就诊。万玉峰主任为其完善相关检查,增强CT显示小黄的右下肺有一1*1cm大小的病灶,但该病灶是吸入的异物还是肿块,则需进一步检查才能明确诊断。
患者肺部病灶影像
万玉峰主任安排主治医师王贻为患者进行右下肺气管镜检查,并夹取肿物进行病理活检,结果显示为唾液腺起源肿瘤。万主任召集胸外科、病理科、影像科、肿瘤科等多学科专家进行讨论,针对患者病情进行深入研究。专家们认为患者肺部病灶并不能排除恶性的可能,应该进一步切取更大组织进行活检,才能确定其病理性质。如果确诊为良性,则可以通过硬质气管镜等内科手段进行治疗;如果为恶性,则需要手术切除,方可达到根治的目的。
王贻医师与团队成员
为患者进行气管镜检查
万玉峰主任冒着出血的风险为其进行气管镜下肿瘤圈套术,以高超技术成功将肿瘤圈套取出进行活检,术中无出血,患者状况良好。
万玉峰主任为患者进行气管镜圈套术
经过第二次活检,患者历经一波三折,其肺部肿瘤终于被确诊为“低级别粘液表皮样癌”,属于恶性肿瘤。万玉峰主任再次召集多学科联合会诊,专家们根据病理结果,均认为虽然肿瘤分化程度低,但是有进一步分化和转移的风险,应进行手术切除根治。
万玉峰主任介绍
支气管粘液表皮样癌患者年龄范围3-78岁,50%患者小于30岁,较为“偏爱”年轻人。其临床表现为咳嗽、咯血、哮喘和反复发作的肺炎,但亦有一些患者没有症状。
小黄转入胸外科,科主任王亚勤主任医师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为其进行“单孔胸腔镜下右下肺叶切除+淋巴结清扫术”。术中王亚勤主任团队在小黄右胸第5肋间切开一个直径4cm的小孔,胸腔镜由此进入对右下肺叶进行完整切除,并清扫了2、4、7、10组淋巴结,术中出血少,手术效果满意。经过后续治疗,患者目前已康复出院。
王亚勤主任介绍
肺粘液表皮样癌属于罕见的恶性肿瘤,但只要早发现早治疗,治愈率很高。外科手术是最重要的治疗方式,由于淋巴结转移会影响生存,因此手术除了彻底切除肿瘤还要进行淋巴结清扫,降低局部复发可能。对于青少年来说,一旦出现持续咳嗽,哮喘、咳血、不明原因的消瘦、疲劳、胸痛等症状,一定要注意做好肺部的检查,有助于尽早发现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