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创“心”高!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脏外科成功开展“带分支主动脉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
再创“心”高
新技术 硬实力
带分支主动脉覆膜支架
腔内隔绝术
不久前,45岁的李先生因剧烈胸背部疼痛被送到了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完善相关检查后,值班医生发现李先生患上了心脏外科最凶险的疾病之一——主动脉夹层。心脏外科主任朱逸博士接到通知立即赶到急诊会诊,考虑该疾病具有起病急、进展快、死亡率高的特点,一旦发病,需立即进行救治,朱逸主任立即采取措施,对患者进行控制血压、降低心率、止痛及对症处理,降低主动脉破裂及夹层进展的风险。
完善主动脉CTA后,朱逸主任发现李先生的夹层类型比较特殊,虽然夹层破口位于降主动脉起始处,但是主动脉弓部及左锁骨下动脉已经部分出现壁间血肿,如果按照普通的B型夹层去治疗,放置普通覆膜支架,夹层很有可能逆向进展,就是医学上所说的“夹层逆撕”,由B型夹层发展为A型夹层,将面临二次手术,而且A型夹层的手术风险、创伤将远超B型夹层。朱逸主任带领心脏外科团队王岩博士、王兆雄医生等成员仔细商量手术方案,最终决定对李先生实施“带分支主动脉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此种特殊类型的支架较普通支架多出一个分支,不但可以隔绝出现部分壁间血肿的左锁骨下动脉,而且支架头端对血管壁几乎没有损伤,可极大降低“夹层逆撕”的概率。
主动脉夹层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主要表现为主动脉壁内层的撕裂,形成真、假两个血管腔。该手术方法需要同时输送主体支架与左锁骨下动脉支架,通过不断调整支架位置,分别释放支架,手术难度极大,对手术者的技术要求极高。因为夹层破口离患者左锁骨下动脉非常近,手术解决方案是在降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放置血管支架,专家团队经过充分讨论,在充分告知患者家属病情及手术风险的情况下,家属要求在我院手术治疗,最终决定采用目前先进的“分支型覆膜支架”为患者进行手术。
朱逸主任带领团队为患者手术
经朱逸主任耐心细致的讲解,患者及家属也选择了该手术方案。经过紧张有序的术前准备,朱逸主任带领王岩博士、王兆雄医生成功为患者实施了“带分支主动脉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手术团队精妙配合、攻坚克难,耗时三个半小时,术程顺利,术中造影示覆膜支架位置良好,完全隔绝了夹层破口,同时也完美保留了左锁骨下动脉的所有功能。
“朱主任,感谢您的救命之恩,也感谢淮安二院心胸外科全体医护人员!”出院时,患者家属紧握朱逸主任的手,并送上一面锦旗,诚挚地表达感激之情。
目前,主动脉夹层分支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仅在省内少数几家医院能够开展,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脏外科成功开展该技术,充分展现了朱逸主任团队敢为人先,拼搏奋进的精神以及日益精进的医疗技术;也标志着我院在复杂大血管疾病治疗方面再上一个新台阶,大大提高了危重病人的救治水平,降低了死亡率,为患者带来福音。
我院心脏外科团队在科主任朱逸博士的带领下,披荆斩棘,不断提升技术创新,常规开展先天性心脏病、瓣膜性心脏病、冠心病、胸主动脉瘤、心包疾病、心脏肿瘤、房颤等疾病。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微创技术在心脏外科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我院心脏外科也在向着创伤小、安全性大的方向快速发展。门诊量、住院人数逐年增加,手术量尤其是微创手术的数量和比重逐年提高,患者满意度显著提升。
专家简介
朱逸,心胸外科主任、心脏外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心脏中心访问学者、徐州医科大学讲师、淮安市“533”工程拔尖人才培养对象、江苏省医学会心脏大血管外科分会委员、江苏省医学会心胸外科分会纵隔学组委员。
承担并完成市级科技研究项目一项,获得淮安市自然科学论文二等奖一项,发表SCI论文及核心期刊数篇。
门诊时间:周四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