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肠”规,勇挑“难关”!消化内科专家为高龄老人完成内镜微创手术,打赢“保肛”之战!
最近,85岁的梁女士(化姓)因腹痛腹泻到当地医院就诊,肠镜报告显示她的直肠靠近肛门的部位存在一个巨大肿物,病理检测良性。鉴于肿物的巨大体积以及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该医院建议梁女士到上级医院进行治疗。
梁女士在家人陪同下来到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入住了消化内科。内镜检查报告显示,梁女士直肠巨大侧向发育型肿物,占直肠三分之二圈,且距离肛门仅0.6cm,如不予以处理,不仅会影响患者生存质量,更有可能癌变。
消化内科副主任乔晓博士接诊后,立即组织了多学科会诊,邀请到肿瘤科、胃肠外科、病理科等科室专家共同讨论。专家们认为,患者肿物巨大,且靠近肛门,为尽量保证切除干净,如果选择外科手术治疗,则不能保肛。考虑到患者年龄较大且活检病理为良性,经过反复考虑,最终决定由乔晓主任在内镜下为其手术剥离肿物。
乔晓主任为患者手术
ESD治疗属于四级手术,是目前内镜下治疗的最高级手术之一。由于患者病变范围大,周围黏膜下血管十分丰富,如果切口的深度和力度掌握不好,很容易出现大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因此对医生的技术要求极高。再加上患者年龄较大,手术难度可想而知。
综合各种因素评估后,乔晓主任决定迎难而上,为患者实行内镜下直肠粘膜剥离术(ESD),达到病变整块切除目的。手术当天,在麻醉科的保驾护航下,乔晓主任及团队密切协作,术中,在肿物注射药物使其粘膜抬高隆起,用粘膜切开刀于标记处环形切开,完整剥离肿物,最终将肿物完整剥离,术后未见活动性出血。梁女士醒来后,激动地说:“没想到睡一觉手术就做完了,术后也没有不舒服的地方,现在对肿瘤的治疗居然这么先进了!”
术中可见
直肠肿物
目前,梁女士恢复良好,且未出现任何术后并发症。手术成功保留了正常排便功能,为后期的生活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此次手术既突破了内镜手术对于患者年龄的限制,又为患者免去了传统手术术后恢复时间长、患者容易产生并发症的风险,为高龄老人消化道初期肿瘤群体提供了新的解决疾病的办法和途径。
乔晓主任介绍,约95%的肠癌由肠息肉发展而来,肠镜可以准确发现并完整切除息肉,从根本上杜绝肠癌的发生。ESD属于一种微创手术,相较于外科手术,ESD手术创口小,出血量少,患者术后恢复快,同时,由于不破坏消化道结构,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基本不受影响。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消化内科通过胃肠镜检查发现及治疗了众多胃肠道早癌,挽救了数以千计的家庭,得到了患者的一致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