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手重塑“舌尖上的春天”——淮安市二院口腔科专家为舌癌患者完成高难度切除重建手术
“现在能清清楚楚说‘谢谢’
都是医生的功劳!”
在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口腔科病房,61岁的陆先生(化名)对着镜子反复练习发音,手术后的舌体灵活度远超预期。这位经历过喉癌全切、心脏支架植入的“双料”患者,在发现舌部可疑肿物23天后,历经3小时高精度手术,成功完成舌扩大切除术+游离移植修复+舌下淋巴结清扫。
病情如履薄冰:
当喉癌术后遇上舌部肿物
三年前因喉癌接受全喉切除术的陆先生,2年后又因冠心病植入心脏支架,需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等抗凝药物。20天前,他察觉左侧舌缘出现溃疡,周围白色网状斑纹如藤蔓蔓延,自服消炎药无效后前往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口腔科门诊就诊。葛殿奎主任接诊后,发现患者左舌缘及舌腹可见一圆形肿物,大小约0.5*0.5cm。考虑患者的喉癌病史,决定先为其进行肿物切除后活检,结果显示为(左舌缘)高分化鳞状细胞癌,须行手术扩大切除。
多学科协作“拆弹”:
量身定制精准方案
“这例手术有三大‘雷区’。”口腔科主任葛殿奎术前带领团队成员剖析难点:一是患者有过喉癌史,术后颈部解剖结构改变,重要血管神经移位;二是心脏支架患者需平衡抗凝与出血风险;三是舌体功能性修复需精确到毫米级。更棘手的是,术中需同期进行舌下淋巴结清扫,稍有不慎可能损伤舌神经导致永久性功能障碍。
葛殿奎主任为患者手术
面对“棘手”病例,葛殿奎主任迅速启动多学科会诊(MDT)。由心血管内科调整抗凝用药方案,确保术后血栓与出血风险平衡;麻醉科设计“阶梯式”麻醉策略,采用控制性降压技术,将血压波动精准控制在5mmHg以内。
术中,专家团队巧妙避开舌体重要血管神经,最大程度保留语言和吞咽功能。术后经过医护团队的精心治疗和护理,患者恢复良好,目前已顺利出院。
!
专家提醒
口腔黏膜溃疡若超过2周未愈,并伴随白斑、硬结或出血,需高度警惕癌前病变可能!尤其是有肿瘤病史、长期吸烟酗酒、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应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