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然视界见万象,于无“声”处觅星河——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超声医学科
“超”然视界见万象,于无“声”处觅星河——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超声医学科
每一幅清晰的声像图,都是为临床诊疗点亮的一盏航标灯;每一次探头下的细致探寻,都寄托着为患者健康廓清迷雾的初心。在院党委的引领下,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超声医学科始终秉持“以患心为己心”的服务理念,全体人员将精业与热忱熔铸于日常,以技术为笔,以关怀为墨,在提升诊断精准度、优化服务体验的征程上,描绘出一幅有温度、有深度的“超声画卷”。
01
硬件升级筑根基
服务容量提质效
超声医学科主任樊云清
为患者进行超声检查
走进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超声医学科,改造一新的诊区让人眼前一亮:候诊区宽敞明亮,诊室功能分区清晰,从布局规划到环境细节均凸显“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大幅提升就医舒适度。硬件设备的迭代升级更成为科室发展的“硬核支撑”——科室近年新增7台高端超声设备,以及2台床边机。这些设备具备超高分辨率、实时动态成像、多模态融合等优势,可精准捕捉甲状腺、乳腺、心血管等多系统微小病灶,为早期诊断提供“火眼金睛”;而床边机的增设,更是实现了“患者不动、服务移动”,切实满足重症监护、行动不便患者的床旁检查需求,让诊疗服务更具温度。
1
2

樊云清主任与团队成员
开展床边超声检查
硬件升级直接推动服务容量大幅提升:科室年检查量从2020年的18.5万例稳步增长至2024年的28.6万例,5年间增幅超54%,不仅高效承接了院内诊疗需求,更辐射周边地区患者,有效缓解了超声检查“排长队、等报告”的难题。
02
流程优化减负担
质量严控树标杆
装修一新的
超声医学科

“以前做超声要早早来排队,现在线上预约好时间,到院很快就能检查,太方便了!”这是如今患者对科室服务的中肯评价。为提升就医体验,淮安市二院超声医学科深度优化服务流程,引入智能化预约系统:患者可通过医院微信公众号在线预约检查时段,系统自动推送检查注意事项与报到提醒,有效减少现场等待时间。数据显示,门急诊超声检查平均候诊时间较优化前缩短近50%,患者满意度显著提升。
在效率提升的同时,科室更严守医疗质量“生命线”:建立完善的质控管理体系,从检查操作规范到报告审核流程全程把关,定期开展病例复盘与技术培训,有效提升诊断精准度。针对住院患者,科室推行“48小时检查响应机制”,确保住院患者超声检查48小时内完成率稳定在90%以上,为临床精准制定治疗方案争取宝贵时间。
03
技术创新破难题
精准诊疗惠民生

近年来,淮安市二院超声医学科围绕临床需求持续突破技术瓶颈,开展十余项新技术新项目,覆盖多系统疾病诊疗:
01
微创介入领域
开展超声引导下多脏器消融术(肝、肾等良恶性肿瘤微创治疗)、动静脉瘘球囊扩张术(解决透析患者血管通路问题)、肾造瘘术(缓解尿路梗阻)、假性动脉瘤注药封堵术,实现“以针代刀”的微创治疗,减少患者创伤与恢复时间;
02
专科诊疗领域
推出盆底超声(诊断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新生儿髋关节超声(无创筛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血友病关节评估(监测关节病变进展)、肌骨超声介入(精准治疗运动损伤、关节炎),填补区域专科超声诊疗空白;
03
精准诊断领域
开展右心声学造影、左心声学造影、经食道超声、多器官超声造影、弹性成像、三维超声等技术,大幅提升心血管疾病、肿瘤良恶性鉴别、胎儿畸形筛查的诊断准确率,为疑难病例诊疗提供关键依据。
这些新技术的落地,不仅让患者“少跑路、少遭罪”,更推动科室诊疗能力从“基础诊断”向“精准诊疗+微创干预”转型,为区域群众提供更全面的超声医疗服务。
04
人才科研双驱动
学科发展添动能

学科发展,人才为基;技术突破,科研为翼。科室始终将人才培养与科研创新作为核心竞争力,构建起一支“高层次引领、中青年骨干支撑”的专业化团队,科室医生队伍中硕士学位占比近50%,形成“老带新、传帮带”的良好人才梯队。
在科研领域,科室同样成果丰硕:近年来承担市级科研课题1项,发表SCI论文5篇,多项研究成果聚焦临床痛点,如“超声造影在肝脏微小病灶诊断中的应用”“盆底超声对产后功能障碍的评估价值”等,实现科研与临床的深度融合;同时,科室荣获市级新技术奖项、淮海科技奖共2项,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持续推动诊疗技术迭代升级,为学科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从诊区改造到设备升级,从流程优化到技术突破,从人才培养到高端合作,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超声医学科以实干笃行书写学科发展答卷。未来,科室将在院党委的领导下,持续深耕超声医学领域,以更精准的诊断、更优质的服务、更创新的技术,守护区域群众健康,为医院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超声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