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打击”与“美丽再造”的完美融合,淮安市二院甲乳外科孙爱军主任团队为乳腺癌患者交出一份“根治”的完美答卷
近日,在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甲乳外科,一场精心策划的“肿瘤歼灭战”与“形体保卫战”同步打响。孙爱军博士团队通过先进的“新辅助化疗”策略,成功为一名乳腺癌患者实现保留乳头乳晕根治术与一期假体植入重建,在根除病魔的同时,守护了患者的美丽与尊严。
今年5月,37岁的李女士在当地医院被初步诊断为右乳腺癌,为寻求更精准的治疗方案,她慕名来到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甲乳外科门诊。甲乳外科主任孙爱军博士接诊后表示,明确肿瘤分期是制定治疗方案的关键,随即为李女士安排了穿刺活检。病理结果让人心揪——李女士的双侧乳房、腋窝、锁骨上方均检测出恶性肿瘤细胞,其中右乳肿块直径达23mm,腋窝下肿块更是达到25mm,最终确诊为“her2阳性浸润性癌”。此外,其左乳穿刺病理见异形细胞,有恶性潜在风险。面对这样的病情,李女士却坚定地向孙爱军主任表达了“保乳意愿”:“我才37岁,实在不想失去乳房,哪怕有一点机会,我都想试试。”孙主任表示可以采用“新辅助(TCb+HP双靶)”治疗方案,即“先化疗,再手术”。

孙爱军主任为患者阅片
“先化疗再手术”不是
“多遭罪”,而是“精准打击”
“为什么不直接手术切除,还要先化疗?这不是多遭罪吗?”面对李女士的疑惑,孙爱军主任没有用晦涩的医学术语,而是用一个生动的比喻耐心解释:“想象你家里长了一片顽固的杂草丛,根系深深扎进土里,要是直接拔,不仅可能破坏整个花园,还可能留下根须让杂草再生。新辅助化疗就像‘除草剂’,先削弱肿瘤的‘势力’,让它缩小、退缩,后续手术才能更彻底地清除病灶,还能为保乳创造条件,这是针对你病情的‘特种作战’方案。”通俗易懂的解释打消了李女士的顾虑。结合李女士的肿瘤分期、病理类型及保乳诉求,团队最终确定了“紫杉醇+卡铂”化疗方案,联合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靶向治疗,开启新辅助治疗进程。
6次化疗“击退”肿瘤
为手术最佳时机
令人欣喜的是,新辅助治疗的效果远超预期。第一次化疗结束后,李女士复查时便发现锁骨处的病灶明显缩小;随着治疗推进,肿瘤持续“退缩”。6次化疗全部完成后,复查结果显示:李女士右乳原本23mm的肿块缩小至9mm,腋窝下25mm的肿块基本消失,肿瘤退缩程度完全达到手术指征,且为保乳手术创造了绝佳条件。
“每次化疗后,孙主任都会仔细查看我的恢复情况,调整治疗细节,让我特别有安全感。”李女士说,整个化疗过程中,她的耐受度良好,也更加期待后续的手术治疗。
一期完成“根治+再造”
避免二次痛苦

孙爱军主任团队为患者手术
考虑到李女士左乳存在异常细胞的潜在风险,以及她对乳房形态美观的诉求,孙爱军主任带领团队多次展开方案讨论。“如果仅切除右乳病灶,左乳未来仍有恶变可能,后续可能需要二次手术;而双侧乳房腺体全切,既能彻底清除双侧病变风险,又能通过同步植入假体实现一期再造,保证双侧乳房形态的对称性,避免二次手术带来的身心痛苦。”孙爱军主任向李女士详细解释了方案的考量。
这一兼顾健康与美观的方案得到了李女士的认可。最终,孙爱军主任带领刘芳芳副主任医师、薛美玲医师等团队成员为李女士实施了“保留乳头乳晕的双侧乳房腺体切除术+右腋窝淋巴结清扫+双侧乳房硅胶假体植入术”。手术中,团队凭借精湛的技术,在彻底切除病灶的同时,精准定位假体位置,确保双侧乳房形态自然对称。

孙爱军主任团队为患者查房
术后复查显示,李女士的手术创口愈合良好,假体位置合适,乳房外形恢复自然,她对治疗效果十分满意。目前,李女士已进入后续放疗阶段,整体恢复情况良好。
“对于双侧存在病变风险或有较高美观需求的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联合双侧全切一期再造,是兼顾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的优质选择。”孙爱军主任表示,未来甲乳外科将继续探索更精准、更人性化的乳腺癌治疗方案,为更多患者守护生命与美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