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勇医学博士、博士后,2017年获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支持(54万)。我院中心实验室主任;检验科副主任;药物临床试验办公室副主任。江苏省医学会检验分会青年委员、江苏省免疫学会青年委员、江苏省免疫学会区域免疫与移植免疫分会“感染与检验”学组副组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检验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2016年入选淮安市第二期“533英才工程”培养对象领军人才;江苏省医学重点青年人才培养计划。长期从事医学免疫学的科研及临床应用工作。主要学术方向为移植免疫和肿瘤免疫。
在自然科学研究方面,梁勇博士后首次提出在异基因造型干细胞移植后阻断TLR-4信号通路,可以抑制硼替佐米延迟注射产生的副作用预防GVHD,为临床安全运用硼替佐米防治GVHD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该研究以第一作者或者通讯作者共发表相关SCI论文10篇,临床指导治疗55例白血病患者,成果以第一完成人获淮河科技进步一等奖及江苏省医学新技术引进二等奖。
在诊疗技术创新方面,梁勇博士后通过纳米生物技术研究,利用纳米材料负载与缓释等特性,先后合成和制备了 PLGA-TPGS、PLH-TPGS等共聚物,分别用于负载Paclitaxel、Amphotericin B和Docetaxel 等多种药物,通过对肿瘤靶向治疗,增强肿瘤定位,提高纳米材料载药量,并提高药物稳定缓释能力。研究成果以第一完成人,获江苏省医学新技术引进二等奖及淮安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依托我院细胞治疗重点实验室,梁勇博士后大力开展精准治疗检测。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多项国家、省、市课题,如:江苏省医学重点青年人才项目,苏州市科教兴卫课题及淮安市社会发展课题,参与国家自然基金课题4项。在淮安市率先开展了肿瘤细胞的药物敏感试验;Alzheimer病的ApoE基因、先天性耳聋基因、CYP2C19等基因的检测等等,填补了淮安市的多项空白,产生了明显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受到了上级部门的肯定。
近年梁勇博士后共发表SCI论文21篇;获得江苏省医学新技术引进奖二等奖3项(2项为第一,1项为第三);淮海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第一);淮安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1项第一,1项第二),三等奖1项(第一);淮安市医学新技术引进奖一等奖1项(第二);淮安市自然科学论文一等奖(第一)。 (侍艾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