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血管里的“定时炸弹”,“痛”彻心扉的夺命“杀手”!
主动脉
是心脏能量和流量的输出管道
也是人体最粗的血管
这条“生命管道”可能发生破裂
特别是在气温骤降的秋冬季节
近期我院心脏外科就收治了
一名十分凶险的
主动脉夹层患者
一起来了解这个“冬日杀手”!
一天夜里,49岁的潘先生正处于睡梦中,突然一种撕裂样的剧烈胸痛把潘先生从睡梦中惊醒,听到呼救,家人赶紧拨打120,将其送至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救治。急诊查主动脉CTA,明确诊断为主动脉夹层,我院心脏外科主任朱逸博士接到通知立即赶到医院会诊。朱逸博士仔细阅片后,诊断为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病情十分凶险,告知患者及家属需要立即手术治疗。
朱逸博士为患者做手术
在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后,以朱逸博士为首的医疗团队为潘先生实施了手术。在麻醉科、体外循环、手术室、ICU等多部门的通力合作下,历经近9个小时的奋战,朱逸博士带领的心脏外科团队成功为患者实施了“主动脉窦成形+升主动脉置换+主动脉全弓人工血管置换+术中支架植入术”,潘先生成功脱险,可谓死里逃生。
术后患者被送入重症监护室治疗,病情平稳后转入普通病房。目前潘先生恢复情况良好,即将康复出院。
主动脉是身体的主干血管,直接承受来自心脏跳动的压力,血流量巨大。人的主动脉壁分为内中外三层,主动脉夹层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主动脉内层撕裂,血液经过撕裂口流入主动脉壁导致中、外层出现剥离,形成“夹层”。
根据病变及累及区域,主动脉夹层分为Stanford A型和Stanford B型。Stanford A型的内膜破裂处可位于升主动脉、主动脉弓或近段降主动脉,Stanford B型内膜破裂处常位于近段降主动脉。由于主动脉压力高,原本三层中最结实的内层已经撕裂,此时主动脉可能随时破裂,造成瞬间大出血而致死!除此之外,即使患者侥幸得以存活,而因假腔的扩大和压力的增加,真腔血管的血流量降低,则会导致主动脉所供血区域的脏器缺血,可导致相关脏器的衰竭!
据统计,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发病后15分钟死亡率为20%,每过1个小时死亡率增加1%,如不进行治疗,发病起48小时内死亡率可达50%!这是一种极其凶险的心血管病,它来势凶猛、抢救难度极大、死亡率极高,凶险程度几乎没有其他疾病可与之并列。
朱逸博士团队为患者查房
据我院心脏外科主任朱逸博士介绍,罹患主动脉夹层的危险因素很多,高血压是导致主动脉夹层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因为高血压可使动脉壁长期处于应急状态,弹力纤维常发生囊性变性或坏死,导致夹层形成,数据显示主动脉夹层患者80%-90%的患者都患有高血压或有多年高血压病史。马凡综合征是第二危险因素,这是一种遗传性主动脉病变,该疾病可使主动脉壁的纤维结蹄组织发生缺陷,导致主动脉中层退行性变化,内膜缺乏相应支持最终导致主动脉夹层。此外,妊娠也是主动脉夹层的导火索,尤其是高危妊娠,40岁以前发病的女性中,50%发生于妊娠后3个月内或产褥期早期。血容量、心排出量增加及血压升高可能是其危险因素,但尚未被证实。
以前此类Stanford A型夹层患者一般都转往上级大医院,但在转诊过程中,搬运、路途颠簸会加速夹层的发展,甚至会造成大血管破裂而死亡。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患者在转诊的路上就已经失去了手术机会。
我院心脏外科主任朱逸博士提醒,天气突然转凉,除了长年的高血压患者以外,一些血管状况不好的老年人、忽视体检的年轻人以及孕妇也都是主动脉夹层亲睐的人群,需要格外注意。主动脉夹层发生的征兆常常伴有急性胸痛的症状(比如胸痛不缓解),发作凶险,发病起来像心梗一样。由于主动脉夹层发生时,突发胸、背或腹部剧烈疼痛,呈撕裂样、尖锐性疼痛,患者会十分烦躁,所以家人要注意帮助病人镇静,稳定其病情,并马上赶往医院接受药物或者手术治疗。
朱逸博士简介
心胸外科主任、心脏外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心脏中心访问学者、徐州医科大学讲师、淮安市“533”工程拔尖人才培养对象、江苏省医学会心脏大血管外科分会委员、江苏省医学会心胸外科分会纵隔学组委员
承担并完成市级科技研究项目一项,获得淮安市自然科学论文二等奖一项,发表SCI论文及核心期刊数篇。
门诊时间:周五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