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市二院骨科主任医师张少先
如果说医生承载着病人对生命的无限希望,那他则为这份希望倾注了36年为一日的激情和精力;如果说医生担负着社会对道德厚重的期许,那他则为这份期许坚守了大半辈子。张少先,一个始终在无影灯下默默坚守的骨科主任医师,以简单而又执着的方式践行着“救死扶伤”的职业誓言,诠释着平凡之中的不凡。
1980年,张少先毕业于吉林医学院,来到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从事骨科工作,这一干就是36年。1993年5月,他被选派到中国医疗队赴桑给巴尔,在异国他乡工作了两年半的时间,把医术和友谊带给了兄弟的非洲人民,赢得了当地人民的称赞。
张少先具有良好的职业操守。每个工作日,他总是第一个到达科室,又总是最后离开科室。他一直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病人的要求就是他的追求。多年的医疗实践培养了他良好的医德医风。他从不嫌贫爱富,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平头百姓,在他那里都能得到一视同仁的医治。他以精湛的医术引来了众多慕名求医者,他的门诊诊室前总是排起长队。很多疑难杂症在他那里得到了明确的诊疗,使患者心悦诚服地伸出了大拇指。他在组织抢救危重病人时有条不紊.亲力亲为,即使休息时间甚至深夜.也经常被电话叫来医院,从无怨言。他善于与患者沟通,耐心解释病情,尽量得到患者的理解和配合;他乐于帮助患者,在工作中从不计较时间的长短和个人的得失,这常使一些患者感到歉疚,有时会偷偷地塞个信封,而每当这时,他总是这样说:“我不能收你的钱物!只要你们满意,就是对我最大的肯定。”他不仅这样用真诚来说服病人,还这样教育身边的同事:“看病只看病情、不看背景,无论高官、农民,都要一样热情、耐心,一样负责到底”。“医疗服务就是以真心换真情,你为患者尽力了,患者会感知,而作为医务工作者,价值就在于此。”
张少先不仅对待病人认真负责,而且在业务上努力钻研,不断进取。近年来,他有十多篇论文发表于省级、国家级杂志。先后开展了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脊柱骨折、超肘外固定支架治疗肘关节骨折等多项新技术、新项目。在不断提高业务水平的同时,还甘为人梯,毫无保留地向低年资医师传授他从医三十余年来的经验和体会,常常为他们修改论文、设计科研,帮助他们不断成长。
张少先是一个平凡的医者,在平凡的岗位上,他初心不改,尽责尽职,用人格的力量影响和带动着他人,他的模范作用体现在以病人为中心、让患者在服务和技术上都获得最佳疗效的具体行动中。他以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表率作用把全科人员凝聚在一起,使科室形成了奋发进取、团结互助的良好科风。而今,他虽年逾六旬,依然精神矍铄,丝毫没有懈怠之意,始终坚持在医疗一线,在救死扶伤的同时积极传道解惑,为更多的患者解除病痛。(丁以洲、朱维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