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患者症状详情
肺癌的临床表现与癌肿的部位、大小、是否压迫、侵犯邻近器官以及有无转移等情况有着密切关系.早期肺癌特别是周围型肺癌往往不产生任何症状,大多在胸部x线检查时发现.癌肿在较大的支气管内长大后,常常产生刺激性咳嗽,大多有阵发性干咳或仅有少量白色泡沫痰,极易误认为伤风感冒.当癌肿继续长大影响支气管引流,继发肺部感染时,可以有脓性痰液,痰量也较前增多.另一个常见症状是血痰,通常为痰中带血点、血丝或断续的少量咯血,大量咯血则很少见.有的肺癌病人,由于肿瘤造成较大的支气管不同程度的阻塞,可以在临床上呈现胸闷、哮鸣、气促、发热和轻度胸痛等症状.
晚期肺癌压迫侵犯邻近器官组织或发生远处转移时,可以产生下列症状:
1、压迫或侵犯膈神经,引起同侧膈肌麻痹.
2、压迫或侵犯喉返神经,引起声带麻痹,声音嘶哑.
3、压迫上腔静脉,引起面部、颈部、上肢和上胸部静脉怒张,组织水肿,上肢静脉压升高.
4、侵犯胸膜,可引起胸膜腔积液,往往为血性.大量积液,可以引起气促.此外,癌肿侵犯胸膜及胸壁,可以引起持续剧烈的胸痛.
5、癌肿侵入纵隔,压迫食管,可引起吞咽困难.
6、上叶顶部肺,可侵入和压迫位于胸廓上口的器官组织.如第一肋骨、锁骨下动静脉、臂丛神经、颈交感神经等,产生剧烈胸痛,上肢静脉怒张、水肿、臂痛和上肢运动障碍,同侧上眼脸下垂、瞳孔缩小、眼球内陷、面部无汗等颈交感神经征候群.肺癌血行转移后,按侵入器官而产生不同症状.
7、此外,还有少数肺癌病例,由于癌肿产生内分泌物质,临床上呈现非转移性的全身症状,如骨关节病征候群(杵状指、骨关节痛、骨膜增生等)、柯兴氏征候群、重症肌无力、男性乳腺增大、多发性肌肉神经痛等.这些症状在切除肺部癌肿后可能消失.
化疗是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90%以上的肺癌需要接受化疗治疗。化疗对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无论早期或晚期均较肯定,甚至有约1%的早期小细胞肺癌通过化疗治愈。化疗也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主要手段,化疗一般不能治愈非小细胞肺癌,只能延长患者生存和改善生活质量。
(二)放射治疗
放疗对小细胞肺癌疗效最佳,鳞状细胞癌次之,腺癌最差。肺癌放疗照射野应包括原发灶、淋巴结转移的纵隔区。同时要辅以药物治疗。鳞状细胞癌对射线有中等度的敏感性,病变以局部侵犯为主,转移相对较慢,故多用根治治疗。腺癌对射线敏感性差,且容易血道转移,故较少采用单纯放射治疗。放疗是一种局部治疗,常常需要联合化疗。放疗与化疗的联合可以视病人的情况不同,采取同步放化疗或交替化放疗的方法。
(三)肺癌的外科治疗
外科治疗是肺癌首选和最主要的治疗方法,也是惟一能使肺癌治愈的治疗方法。外科手术治疗肺癌的目的是:
完全切除肺癌原发病灶及转移淋巴结,达到临床治愈;
切除肿瘤的绝大部分,为其他治疗创造有利条件,即减瘤手术;
肺癌外科治疗的五年生存率为30%~44%;外科手术治疗的死亡率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