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通过全国MALI微创中心授牌“江苏省三叉神经痛PBC治疗基地”于我院脑血管病中心。经过辽宁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马逸教授指导,该项技术并在江苏地区乃至全国率先开展,通过此项技术造福于民。
该中心的成立标志着我院在三叉神经痛球囊压迫治疗领域开创了江苏省的先河,也标志我院脑血管病中心奠定了在应用球囊压迫治疗三叉神经痛方面江苏省内特定的地位,标志着我院医疗服务水平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也进一步提高了医院及所属脑血管病中心在市内、省内的影响力。三叉神经痛属于一种神经痉挛性疼痛,是以反复发作的单侧面桶为特点的一种疼痛状态,一般发作时疼痛难忍,老百姓俗称为“天下第一痛”,其确切的发病机制,目前还不完全清楚。通常的发病年龄为50-60岁,但也可少见于年轻人。典型的疼痛发作形式为:疼痛突然发作,疼痛性质剧烈,患者通常形容为电击样个、针刺样或撕咬样;疼痛过程短暂;疼痛发作为间断性,常见疼痛部位位于面颊部及下颌部,以至于好多患者误认为是牙痛病而进行拔牙治疗,轻刺激面部的一些特定部位、咀嚼、大声说话、甚至冷空气刺激都可以诱发疼痛,一旦发病,一般很难有自愈机会。
对于三叉神经痛最简单的治疗方法是药物治疗,口服卡马西平等,但长期使用卡马西平会产生耐药性且副作用较多。其它的比较常见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针灸、中药、封闭及神经撕脱等,都不属于根治性治疗方案,治疗后的疼痛反复在所难免。近年来部分医院开展开颅“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但仍有相对较高的复发率,手术创伤较大,手术并发症较多,术后恢复慢,花费较高,患者难以接受。在上世纪末期,美国学者Mullan在总结前人经验基础上发明了介入疗法,即三叉神经球囊压迫治疗(PBC)。在短暂的基础麻醉和无痛苦状态下,通过经皮穿刺,使用微球囊有选择性地压迫三叉神经节来治疗三叉神经痛。因其不需开颅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效果确切、患者安全、便捷高效、花费少等特点,一直受到全球医生和患者的广泛认同及青睐,也逐渐成为治疗顽固性三叉神经痛的首选治疗方法之一。
刘文广:主任医师,神经外科副主任,脑血管病中心副主任。担任江苏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委员,江苏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颅脑外伤学组委员,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委员,淮安市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曾于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及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神经外科进修学习。目前已独立开展三甲医院神经外科要求的各类手术。擅长对各类脑血管病、功能神经外科及颅底、脊柱肿瘤等显微外科手术。获市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二项、市科研立项二项、市及院新技术引进多项。发表论文二十余篇。
左建东:男,党员,副主任医师,南京医科大学神经外科学硕士研究生,徐州医科大学讲师、兼职教师,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毕业后与继续医学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转化医学电子杂志》青年编委,淮安市“533”英才工程骨干人才。在各级期刊发表专业论文十余篇,其中sci文章4篇。以第一完成人身份获得淮安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获得淮安市新技术引进奖二等奖一项。2013年在上海华山医院神经外科学习半年,擅长脑血管病及颅内、椎管肿瘤的诊治。
(侍艾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