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天眼”!“火眼金睛”识病灶,“定海神针”辨良恶!
超声造影
是目前国际领先的超声成像技术
能够实时动态观察组织器官
而穿刺活检
是获取组织病理诊断的重要方法
这两个操作结合起来
能让超声科医师看得清楚
穿得准确
发挥的功效毫不夸张的说是
1+1>2
78岁的陈先生前段时间咳喘严重,家人带他在外院进行检查,发现胸部有3.0*2.5cm的占位,在CT引导下进行介入穿刺,病理结果为阴性,医生诊断为间质慢性炎症,可治疗效果一直不理想。一家人慕名来到我院老年科就诊,副主任医师周华兰根据患者检查结果及各项指标,高度怀疑其胸部占位为恶性肿瘤,于是安排老人进行超声造影引导穿刺手术。
超声医学科主任樊云清
为患者进行超声检查
超声医学科主任樊云清在为患者进行超声造影检查时发现,其胸部占位有部分实性组织无造影剂填充,很可能为坏死组织,于是樊主任在造影剂填充明显的部位进行穿刺活检,病例结果显示为恶性肿瘤,证实了周华兰主任的判断。
樊云清主任在超声引导下
进行穿刺手术
超声造影,俗称超声影像诊断中的“天眼”,是利用超声造影剂气体微泡在声场中产生的强烈背向散射来获得对比增强图像,是一种可以明显提高超声诊断分辨力、敏感性和特异性的技术,能实时动态观察、定量评估器官、组织及病灶局部的血流灌注信息。是目前最先进的超声成像技术。与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比,超声造影可以使微小的病灶显示更清晰,让医师们从超声图像中获取更多的信息,为疾病的诊断提供更多的依据。与增强CT和 核磁共振(MRI)相比,超声造影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实时动态扫查(即可不间断地观察到整个连续过程),这一特点有助于医生对病灶进行鉴别诊断以及发现更多更小的病灶(尤其亚厘米级的肿瘤病灶)。
作为一项无创、无电离辐射的新型影像学技术,超声造影技术在肝脏或其他脏器的介入治疗疗效的评价方面也具有很大的优势,因为没有X射线辐射,术中能即刻检查且在短期内可重复多次,对提高治疗的效果有极大的帮助,减轻了病人的痛苦。目前我院采用的造影剂系意大利生产的第三代声学微气泡造影剂——SonoVue,通过外周静脉注射给药,对人体无毒副作用,主要是通过肺部的呼吸排出体外。一般来说15分钟左右,几乎所有的造影剂都通过呼吸排出体外了,并且不会存在遗留,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也能使用。
樊云清主任介绍,超声造影是在二维超声基础上的延伸,可以做到许多二维超声不能做到的事情,比如肿块良恶性的鉴别、微小病变的提早诊断、介入疗效的评价、提高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的阳性率等。
超声医学科简介
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超声医学科成立于20世纪50年代,80年代成为我市唯一的超声会诊中心,为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临床科室,是市医学重点专科、国家首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江苏省超声造影培训基地。
科室技术力量雄厚,设备先进,服务优良,拥有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仪器,疾病检出率高,诊断临床符合率高,对腹部、泌尿系统、妇产、浅表、心血管等脏器疾病能做出较准确的诊断。我科除开展常规超声检查项目外,还开展超声造影、心脏声学造影、胃肠超声、骨骼肌肉超声、产前筛查、盆底超声、肿瘤射频消融等超声引导下的介入诊疗代表前沿技术的检查项目。
科室注重人才培养,积极参加学术交流与推广,多次主办省、市级继续教育项目,多人外出进修学习新技术。多次参与院外帮扶活动,推广超声医学规范化诊疗及协助开展超声造影、介入等超声医学新技术。科室荣获市新技术引进奖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五项,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四等奖多项,发表SCI、中华及核心期刊论文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