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良红博士,又有‘粉丝’来找你啦!”
“每周二都要到二院来
没事也要来看看应主任
……”
患者内心的安稳踏实
是医生给的最好礼物
医患间的双向奔赴
才是最美风景
“老伴,你看,这不是应主任吗?”11月3日下午,80岁的张爷爷在家中翻阅手机中的文章,偶然间看到我院微信公众号发布的应良红博士专访《得心“应”手,生命线上的护“心”战士!我院心内科应良红博士16年“心”路历程》。老人喜出望外,如获至宝,认真读完后尤嫌不过瘾,继续阅读我院肝胆胰外科开展新技术的文章《你见过“五彩斑斓的肝”吗?我院又一“黑科技”:肝脏手术前精准评估的“法宝”——肝脏三维可视化影像分析系统》。可还没看完,一不小心退出了界面,老人对智能手机操作不熟悉,怎么也找不到那篇文章。
焦急的老人如热锅上的蚂蚁,此时老伴给他出个主意:“打电话给医院宣传部门问问呢?”老人四处打听,找到号码后赶紧致电我院宣传处求助:“我想要你们医院发的两篇文章,请问你们能不能发给我啊?”工作人员加上老人微信,并耐心指导线上阅读。
工作人员为张爷爷打印两篇文章
令人意外的是,11月4日早上8点,张爷爷还是早早来到我院,指明要见宣传处工作人员,见面后老人打开了话匣子:“我要特别感谢你们医院的一位医生,他叫应良红,他医术高超、医德高尚,我每周二都来找他,不然我心里不踏实……”老人娓娓道来,动情地讲述着他与我院心内科副主任、6病区主任应良红博士之间和谐美好的医患关系。
每周二,我院门诊二楼心内科诊室的等候区,总会有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静静地坐着,等待电子语音叫自己的名字。“张爷爷,您来啦,哪里不舒服呀?”听到应良红博士亲切的声音,张爷爷心里说不出的舒服,用他的话说:“年轻时身体好,不用看病,老了后看了那么多医生,只有应主任看病我最放心、最满意!”是什么样的力量,让一位耄耋老者风雨无阻,执着于每周都前往我院呢?
今年年初,张爷爷莫名感到心慌,在当地医院检查诊断为心脏早搏,建议其前往上级医院治疗。辗转多家医院治疗,张爷爷的症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于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到我院心内科门诊就诊。
“老爷子,您感到哪里不舒服啊?”恰巧当天是周二,坐诊的正是应良红博士,老人来到诊室后,应博士亲切地招呼他坐下,用浅显易懂的话语询问老人的症状,再结合相关检查结果,应良红博士安慰老人:“老人家,您别担心,您的病情并不严重,只要您积极配合治疗,很快就会好转的。”听闻此言,张爷爷焦虑的心情立刻舒缓,随即办理住院手续,接受治疗。
几个疗程下来,老爷子的病情明显改善。住院的那几天里,善于观察的张爷爷发现,应良红主任工作十分认真负责,治疗病人细致入微,交流起来也如春风化雨,让人亲切温暖,从此老爷子就成了应良红主任的“铁杆粉丝”。
“张爷爷,您身体没什么问题,不用每周都来。”出院后的张爷爷总是担心自己病情会出现反复,于是每周二雷打不动,必须要来我院心内科门诊,找应良红主任看看。“应主任,实话跟您说,一星期不来看看你,我心里不踏实啊!”应良红博士判断患者内心可能对疾病存在焦虑,每周来一次可能会缓解紧张焦虑的情绪,对其身心健康有益,也就不再劝他。
春去秋来,张爷爷还坚持着自己和自己的约定,有时候看到应主任比较忙,他就坐在门外边,看看应主任坐诊的样子,心里就无比踏实。“这么好的医生,去哪儿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