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国际放射日”】“爱是一道光”,关于影像科检查,你一定想知道的事!
1895年11月8日,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博士发现了“X射线”,不久之后,它开始创造性地应用于医疗领域,这一神奇的射线使人类对疾病诊断、治疗的模式发生了巨变,并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学科——放射医学。为了纪念伦琴博士,将11月8日定为放射工作者的节日——“国际放射日”,旨在让人们认识放射医学对患者健康的价值,了解放射医务人员在医疗诊治中的重要作用,促进医学影像学的发展。2022年的主题是:“放射技师站在病人安全的最前线”,强调在病人就诊过程中,放射技师对辐射安全和医疗安全方面所发挥的作用。
左:人类史上第一张X光片
右:伦琴博士
世界首台X光机诞生至今已经126个年头,但是很多患者来到影像科(以前称作放射科)做检查时还是一头雾水,脑中会冒出许多问号,今天,我院影像科陈小宇主任就为您一一解开影像科检查中的小问号。
01
陈主任,X光片、CT、磁共振检查都有辐射吗?对人体的伤害有多大?会致癌吗?
在影像科的检查项目中X光片(俗称“拍片子”)、CT都是有电离辐射的,而磁共振检查依靠磁场作用产生信号所以不存在辐射。
谈到电离辐射,大家首先需要知道的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包括人类都会接受天然本底辐射,来自天然本底辐射的平均年有效剂量约为3mSv。您要知道,坐飞机20小时的辐射剂量约为0.1 mSv,而拍一张X光片只产生0.01-0.02mSv剂量辐射,仅相当于在自然环境下的户外待5-10天;一次常规胸部CT检查的辐射剂量约2mSv左右。我国放射防护标准中规定:放射工作人员每年剂量限值是50 mSv;五年内每年接受的平均辐射上限是20 mSv。所以,只要接受的总辐射量控制在安全数值内,您就是安全的,更不会致癌。
02
拍片子、做CT,对备孕有没有影响?拍过多久可以怀孕?孕妇、哺乳期女性、小朋友可以做放射检查吗?
单次放射检查是安全剂量,不必过度恐慌。
由于存在随机性效应,对于备孕期女性,常规建议接受放射检查3个月后怀孕。男性备孕期,也需要注意辐射防护,男性精子的数量庞大且更新迅速,所以辐射给男性带来的影响,远小于女性。
孕妇一般不建议行放射检查,尤其孕12周之内,12周之后根据病情权衡决定。哺乳期女性可以行放射检查,射线仅在成像时发生,不会给身体和乳汁遗留放射性;同时,在成像过程中也不会给乳汁造成生物效应。所以,不会影响母亲哺乳婴儿。
无论X光片还是CT检查都有专门的儿童模式,所用的剂量远低于成年人,另外检查前医生们会对非受检区域、敏感器官给予遮挡防护,所以常规儿童放射检查也是安全的。当然,对于儿童我们提倡尽量避免放射检查,以减少患儿的累积辐射量。
03
陈主任,为什么检查几分钟,取报告却要等那么久?
关于出报告太慢的问题,总有患者不理解为何看个片子、写段文字需要这么长的时间,甚至以为所有诊断报告都电脑自动生成的,其实这里边大有患者所看不见的“文章”。
好比最常见的一个胸部CT平扫,就会有数百乃至千张的图像,每张图像中所显示的任何一个细小的信息、任何一个细微的病灶都得仔细分析。另外诸如各类三维成像、血管CTA等在书写报告之前还需经过图像后处理的过程。当首位医生写完一份报告,必须由上级医生再次阅片、审核,最终形成正式诊断报告。所以,影像检查的全流程是预约-登记-检查-后处理-胶片排版-初步报告-审核报告-取片、取报告。当然,对于急诊患者我们会有优先处理流程。
04
陈主任,为什么已经拍了片子、做了CT还要做磁共振,甚至做了磁共振还让做CT?
每种检查方式都有它的特点,医生会根据不同病灶安排患者接受不同的检查。
拍片子,现在叫DR检查(直接数字化摄影):方法简单、费用低廉,是骨关节疾病的首选。但由于DR图像是组织重叠成像,对于复杂结构以及肌肉软组织显示不佳,且对微小病变显示能力不足。
CT检查:克服了DR影像重叠、软组织分辨力不高的缺点,当临床和DR诊断有疑难时,可选用CT作进一步检查,尤其适用于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心脑血管系统。当然,CT检查辐射剂量也要高于DR检查。
MRI(磁共振成像):无辐射,具有良好的软组织分辨力,对神经系统、关节和软组织病变的显示较DR和CT 更具优势。但是,MRI在肺部病变、超急性期脑出血、骨结构细节等方面不如CT。
近两年,肆虐全球的新冠疫情未能阻挡放射人努力奋斗的脚步,我院影像科不仅出色完成了本职工作及医教研任务,更是在疫情防控中交出了一份靓丽的答卷。淮安二院医学影像科全体医务人员将一如继往地开展优质服务活动,优化检查流程,努力提高技术水平与诊断质量,为淮安及周边地区患者提供高效便捷的诊疗服务。
//
影像科简介
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是淮安市临床重点专科,是集影像诊断、治疗、教学、科研、质控于一体的综合性科室,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影像专业基地,承担徐州医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等多所高校医学影像专业实习教学任务,在淮安地区率先成立区域远程影像会诊中心,覆盖周边多家基层医院。科室设备先进齐全,人才配备精良。
该科目前在职医技护人员50余名,其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0人、硕士生导师1人、硕博士人才十余人,多位专家在国家或省市级专业委员会任职,具有深厚的学术影响力。科室配备业界领先的GE3.0T超导磁共振(Discovery MR 750W)、东芝320排动态容积CT(Aquilion one)、GMM数字胃肠机(OPERA FP)、豪洛捷乳腺数字钼靶X线机(Selenia Dimensions)、岛津高千伏双板DR、MEDILINK双能骨密度仪等高端设备。科室除了开展常规检查项目以外,GE3.0T磁共振还具备多模态脑功能成像、多体素波谱、动脉斑块测定、心肌功能评估等特殊功能。东芝320排动态容积CT因其扫描速度快、辐射剂量小、图像分辨率高的特点在心血管造影(冠脉CTA)、灌注功能显像(CTP)、多部位三维成像评估等临床应用中具有独特优势。
近年来,影像科遵循“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积极推进心脏磁共振功能测定、急性脑卒中一站式CT评估、肺结节CT三维成像、磁共振颅颈动脉血管壁成像、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等新技术的临床应用。科研方面每年均有数篇SCI、核心期刊论文发表,近年获得多项省市级新技术引进奖与科研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