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流“狂飙”,急诊“天团”让您“安心”!
冬去春来的三月,乍暖还寒的日子里,“甲流”病毒悄然而至,许多人出现了发烧、咽痛等不适症状,我院急诊单日就诊量迅速攀升,达到近七百人次。院党委书记吉雅玲第一时间来到急诊调研指导工作,指挥协调相关科室,梳理优化就诊流程。杜叶平、石岩主任紧急安排急诊内科增加诊室,调派医生予以支援,根据病人需求进行弹性排班,高峰期时有5名急诊医生同时接诊,全力保障患者健康!
院党委书记吉雅玲
党委副书记、院长郑玉龙
调研指导急诊病患救治工作
01
“甲流”来势汹汹
ECMO神威不减
在应对"甲流"带来的挑战同时,急诊团队丝毫没有放松对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体外膜肺氧合技术( ECMO )是我院急诊科常规开展的一项优势和重点技术,是众多危重患者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
在近两周时间内,ECMO团队全力应战,为四名患者实施ECMO 成功救治。
02
轻伤不下火线
全员冲锋陷阵
“杨主任,您脚踝都伤成这样了,快休息吧!”“没事,我伤的是脚,不影响我看病。我是病人,更是一名医生!”在急诊抢救大厅,意外受伤的急诊科副主任杨海晨拄着双拐,不顾已经肿胀的像馒头一样的左足,扛着伤痛坚持在抢救一线为患者诊疗服务。
杨海晨副主任拄拐上班
“朱老师,你坐会儿吧!别让脚踝伤的更重了!”急诊科护士长助理朱媛在上班途中被电动车撞伤左脚踝,面对患者和同事的关切,她毅然决然的选择了带伤上班,坚守自己的岗位。
在急诊科,像杨主任和朱老师这样的故事,多到不胜枚举,全员冲锋,他们早已形成了“轻伤不下火线”的科室文化。不顾伤痛的敬业精神,鼓舞着科室的每一名医护人员,大家都铆足劲,奋战在抢救病患的最前沿。
03
预检分诊第一线
阵地前移不放松
为了患者尽快得到及时诊治,急诊科将战线前移,从抢救大厅调派护理组长支援预检分诊工作,加强预检分诊力量。分诊护士裴丽芳感慨道:“最近病人数量激增,从询问患者主诉症状开始,到为患者选择合适的就诊科室,手握鼠标一直不停点,一天下来手指酸痛难忍。”然而,分诊护士的工作何止点鼠标,他们还要及时了解急诊区域内药房药品储备情况,检验科室试剂储备情况,避免耽误患者就诊时间。
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使分诊护士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急诊科护士长李丹说:“我们要保障用最快速度分流急诊患者,及时做好分级分区域就诊,保障每位患者都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接受诊治,因此我们的工作必须保质且高效。”
分诊护士及时分流
等候就诊的患者
上午9点40分,急诊分诊护士李春艳正在回答患者的询问,突然她的余光发现不远处有位患者情况不太对劲,李春艳立即跑上前,经过询问,发现患者口齿不清,一侧肢体乏力,她立刻判断患者高度疑似急诊脑卒中,于是她立刻用平车护送患者通过绿色通道优先就诊,并请同事暂时代替自己进行分诊工作。她一边安慰患者,一边为其完善相关检查。经医生诊断,考虑患者为急性脑血管病,立即安排专科医生为其进行急诊溶栓治疗并送入住院。事后她感叹道:“对于急性脑卒中患者,时间就是大脑,多等待一分钟,对患者的预后可能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04
就诊秩序井井然
服务贴心不降温
急诊护士周晓波
主动帮助患者
由于病人数量达到了平常时期的近三倍,护理部唐金凤主任经常来到急诊预检分诊台,指导护理工作;杨海晨副主任和葛文汉副主任医师坚守岗位,寸步不离;李丹护士长、张亚娟、冯路坤副护士长每天轮流晚值班,以减轻当班护士的压力……
急诊大厅里,有些患者或坐或蹲,痛苦面容。面对此情形,一线医护人员总会主动上前,询问症状,为急诊患者提供及时、优质、暖心的就诊服务。在急诊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即使在就诊最高峰的时段,急诊大厅里依旧秩序井然,各诊室里医护人员均有条不紊地为患者进行诊治,每一位患者都能得到满意的诊疗服务。
一门内外,生死之间。不辜负任何一位患者的信任,上下一心,团结一致,正是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重症医学部团队对患者不变的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