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决堤”,一针“封堵”——我院血管外科在超声引导下精准治疗假性动脉瘤
精准除瘤
两个团队
十五分钟
一针精准消瘤
效果立竿见影
你们“针”行!
65岁的吴女士因“右上肢肿胀、疼痛”,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于是在亲友的陪伴下来到我院血管外科主任田鹏博士处就诊。田鹏博士及团队为其完善相关检查后,发现吴女士肱动脉存在一4*2.5厘米的假性动脉瘤,并且随时有破裂的危险,情况紧急,需尽快进行下一步治疗。
但吴女士这个假性动脉瘤已有4厘米大,一般情况下进行加压包扎的方法已不适用,而且传统手术治疗创伤大、风险高、并发症多。田鹏博士及团队综合考虑吴女士的病情,分析对比各种手术方式的利弊后,决定联合超声医学科,共同为吴女士实施超声引导下假性动脉瘤内凝血酶注射+破口局部精准压迫。
经过严密的准备和术前评估,在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后,治疗有条不紊地开始了。
术中,超声医学科主任樊云清带领超声介入团队与田鹏博士团队紧密配合,先在超声定位下,精准压迫动脉破口位置,阻止血液继续进入瘤体内,然后在超声实时监测引导下将穿刺针精准穿刺至假性动脉瘤瘤腔处,缓慢推注凝血酶,经过三次注入凝血酶,瘤体内血液完全凝固成凝块,血流信号逐渐消失。
田鹏博士与樊云清主任
为患者手术
术后5分钟复查彩超显示瘤腔内完全血栓化,均未探及血流信号,瘤体瘘道封闭,患者疼痛缓解。整个操作十五分钟,过程顺利,局部皮肤仅见几个细小的针眼,患者术中无明显不适。现患者恢复良好,随访效果较好。
据田鹏博士介绍,假性动脉瘤实质上是在破损动脉壁的附近形成一瘤样血肿即瘤体,瘤体与损伤动脉之间有一相通的瘘道,血流经该瘘道在动脉及瘤体之间往返循环,体表常能摸及搏动性包块。由于动脉与假性动脉瘤之间存在较大的压力,有进一步扩张及破裂的危险,需要及时治疗。
目前假性动脉瘤治疗方法主要有三种:
一、保守治疗
主要是压迫法,对于肥胖病人或者瘤腔较大患者效果差,且有皮肤坏死的风险。
二、手术治疗
主要是动脉修补或封堵等,创伤较大,花费多。
三、介入治疗
超声引导下凝血酶注射凝固法,具有耗时短、创伤小、并发症少、治疗费用低等优点,是假性动脉瘤治疗的首选方法。超声引导下假性动脉瘤封堵术对穿刺精度、凝血酶用量及推注速度要求较高。
专家简介
田鹏,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血管外科主任、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全国腔内血管学主髂动脉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医师协会血管外科分会委员、淮安市医学会血管外科分会主委、淮安市医学会介入分会副主任委员。
擅长主动脉夹层、腹主动脉瘤、内脏动脉瘤、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糖尿病足、急性动脉栓塞、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下肢静脉曲张、血管瘤、透析用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闭塞等疾病的开放手术治疗及血管腔内治疗,尤其对外周血管疾病的腔内微创治疗具有丰富临床治疗经验。
樊云清,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超声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淮安市医学会超声分会副主任委员,淮安市医师协会超声分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医学会超声分会委员,江苏省医师协会超声医学分会委员,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超声分会委员。
从事超声工作二十余年,擅长腹部、血管、小器官、妇产科疾病的超声诊断及介入治疗。荣获淮安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第一完成人),淮安市新技术引进奖一等奖、二等奖数项;发表中华及核心期刊论文数十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