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与熊掌可以兼得?专家强强联合精准微创手术,助力患者美丽“乳”初
自我院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签约了肿瘤防治医联体后
我院甲乳外科主任黄选东团队
将名医直接请到“家门口”
一起为肿瘤患者给出最优诊疗方案
实现名医常态化就诊
让美丽与健康同行!
38岁的常女士某天右侧乳房突发性疼痛,触摸之下胀痛感明显,且触摸时还会有明显的硬块手感,于是来到我院进行常规体检,行超声检查时提示右乳未见明显异常(BI-RADS:2类);左乳管样低回声不排除导管内病变。钼靶检查示:双乳多发良性钙化(BI-RADS:2类)。
黄选东主任查看患者情况
为进一步明确诊断,我院甲乳外科主任黄选东为常女士进行核磁共振,结果发现其右乳外上象限有6*5*4mm小结节影,呈分叶状,边缘见毛刺影(BI-RADS:4b类),对于体检、超声、钼靶检查均为阴性,而磁共振检查为阳性病灶的病例(三阴一阳)是目前临床乳腺癌诊断治疗的难点,既要避免诊疗过度又不能遗漏可疑病灶而延误病情。为此,黄选东主任邀请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专家进行了远程会诊,考虑右侧乳腺外上象限病灶存在早期乳腺癌的可能性很大,建议手术治疗。术前,黄选东主任及团队与上海专家就手术细节及方案进行了详细的讨论,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并征得患者家属同意后,在上海专家的带领下,黄选东主任及其团队根据磁共振、钼靶和超声检查结果精准定位,实施病灶精准切除,术中快速病理提示:右乳浸润性导管癌,病灶大小0.5*0.4*0.3cm,随即按照国际保乳手术标准成功为患者实施“右侧乳腺癌保乳根治术+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既精准地切除了肿瘤及区域淋巴结,又完美地保留了乳房的外形。
术后,在甲乳外科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护理下,恢复良好,目前患者术后病理结果为 Lumina A型 病灶直径4mm,根据乳腺癌诊疗指南规范,可豁免化疗,仅需要内分泌治疗+患侧乳房放射治疗。如果此类患者的年龄大于70岁,根据国际乳腺癌诊疗指南保乳术后还可以考虑省略乳房放疗。乳腺癌的精准诊断和治疗确实不仅以较小的损伤给患者保障了健康,也给女性患者带来了尊严和美丽!
黄选东主任及团队
为患者手术
常女士满意地说道:“在家门口就能够享受到上海知名专家权威诊断及手术,就医费用低,医保报销比例高,还不用奔波劳累,这真的是实实在在的惠民举措啊,真的太感谢二院的医生了!”
保乳手术既要切除患者肿瘤组织,保证切缘阴性,还要最大限度的保留乳腺正常组织,特别要尽可能地保护好乳头乳晕区组织的血运;腋窝处淋巴、神经及血管丰富,需要医生熟悉血管、神经解剖关系,同时也要有娴熟的手法技术。以往这样病期特别早的病例往往因为定位困难而转至上级医院治疗,现在我院甲乳外科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专家开展合作,此类特别早期的精准乳腺癌手术的开展在我院成为常态化。
据黄选东主任介绍,自我院与上海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成立医联体以来,上海专家的传帮带让市二院甲乳外科团队成员受益匪浅,不仅拓宽了眼界,增长了知识,还提高了专业理论及临床诊断思维,目前已有多例乳腺癌患者因此受益,在最佳治疗时机得到了更全面、更专业的诊疗方案。也就是说,不需要离开淮安,患者就可以得到我院专家团队和上海一流团队的双重诊疗服务,有效解决了老百姓“看病远、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接下来,上海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专家已经于每个月第四个周末定期来我院开办上海乳腺病专家门诊、开展疑难病例查房、指导手术、科研工作等,将防癌抗癌的“关口”前移,为肿瘤患者提供同质化、标准化的服务和全程化管理,让更多百姓在“家门口”享受到上海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内科、放疗、病理等全国顶级专家的优质医疗资源。
专家简介
黄选东
大外科副主任
甲乳外科主任
主任医师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江苏省抗癌协会“第二届”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乳腺疾病专家培训委员会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学会乳腺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乳腺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甲状腺分会委员,中国整形协会乳房精准整复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医学会外科分会乳腺病学组委员,江苏省医学会肿瘤分会委员,江苏省抗癌协会甲状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妇幼保健协会乳腺疾病分会委员,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协会乳腺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淮安市医学会普通外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淮安市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荣获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二、三等奖各一项,主持并完成省卫生厅科技项目一项,淮安市科技成果进步奖5项,淮安市新技术引进奖2项。发表SCI、中华及省级以上论文二十余篇。
门诊时间:周一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