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双拐束缚到步履生风:神经“阻击战”破解脚不沾地的疼痛“密码”
“左脚像被火舌舔舐,轻轻触碰地面就是钻心的疼!”回忆起术后的日子,32岁的李先生(化名)仍心有余悸。一次意外的锐器刺伤导致他左大腿神经受损,虽经手足外科手术修复,但却陷入更深的噩梦——左足麻木、灼痛,轻触即如电击。短短1个月,他沦为双拐“囚徒”,直到在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疼痛科遇见张前西主任团队,一场精准的“神经阻击战”让他重获新生。
1
疼痛迷宫:
“小伤”演变为“隐形杀手”
1个多月前,李先生在家削苹果时没拿稳水果刀,掉落扎进左侧大腿,虽然扎进去不深,但瞬间的刺痛让李先生如触电般弹射起身,此时水果刀被桌面抵住,深深扎进大腿内。李先生强忍剧痛,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淮安市二院急诊就诊,手足外科医生为其完善检查后,评估锐器割伤动脉、神经,需手术吻合并进行外固定。经过精细的手术治疗,李先生左下肢伸直、屈曲活动好转,但出现左足麻木疼痛,无法着地,轻触即可诱发剧烈疼痛,于是前往疼痛科门诊就诊。张前西主任接诊后,经仔细检查评估,诊断为“左下肢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
疼痛科副主任(主持工作)
张前西与患者交流
“张主任,这是什么病啊?咋没听说过呢?”面对患者的疑惑,张前西主任耐心解释:复杂性区域性疼痛综合征(CRPS)常隐匿于外伤或术后,表现为远超原发损伤的剧痛、皮肤温度异常、肿胀及运动障碍,被称为“康复路上的隐形杀手”。其机制复杂,涉及外周与中枢神经敏化,传统镇痛药往往收效甚微,患者易陷入“痛不欲生、求医无门”的困境。
2
破局之道:
“针功夫”精准“狙击”疼痛
面对李先生的情况,张前西主任结合影像学与神经电生理评估,确诊为“左下肢CRPS”。团队决定采用“交感神经阻滞术+腰大肌间沟神经阻滞术”组合拳:通过精准注射麻醉药物,阻断过度活跃的交感神经信号,扩张血管、改善局部血供,从源头抑制“疼痛-缺血-疼痛”恶性循环;在CT引导下将药物送达腰丛神经周围,直接调控痛觉传导通路,缓解肌肉痉挛与神经炎症。
张前西主任为患者手术
术后次日,李先生的疼痛评分(VAS)从9分骤降至2分,足部温度回升,肤色渐复红润。一周后,李先生扔掉双拐,进行步态训练;一个月后,他已能自如上下楼梯,甚至重返健身房。“没想到几针下去,折磨我一个月的‘火腿’变回了正常的腿!”他感慨道。
从双拐到奔跑,从绝望到希望,这场“神经阻击战”印证了现代疼痛医学的突破——疼痛不再是无法破解的密码。正如张前西主任所言:“每一例疼痛患者的治愈,都是对生命韧性的致敬,更是医学向疼痛宣战的胜利宣言。”
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疼痛科依托射频治疗仪、超激光治疗系统等先进设备,将神经阻滞与微创介入技术深度融合,实现了“毫米级”精准治疗。此外,科室创新性整合康复医学、心理干预等多学科资源,为患者定制“镇痛-功能重建-心理重塑”全周期方案。
专家简介
张前西
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
疼痛科副主任(主持工作)
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
淮安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淮安市医学会疼痛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江苏省医师学会疼痛科医师分会委员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疼痛专业委员会委员
江苏省医学会疼痛学分会青年委员
江苏省老年医学学会疼痛学分会委员
电话:13861587559(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