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尽功夫,耄耋老人获新生!淮安市二院肿瘤科专家用“中国方案”解锁八旬奶奶的“超能力”
81岁的张奶奶,2024年6月因头痛来到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就医,头颅CT提示右枕部孤立占位,胸部CT进一步发现左肺门占位。经PET-CT、气管镜检查及病理分析,张奶奶被确诊为左肺癌脑转移(腺癌),且基因检测显示无可用靶向药物。这一结果让患者及家属陷入绝望,仿佛生命之门被骤然关上。
雍红梅主任为张奶奶问诊
就在此时,肿瘤内科副主任、22病区主任雍红梅主任接过了这一棘手的病例。她没有急于制定方案,而是先耐心安抚患者及家属的情绪,用专业知识缓解他们的焦虑。结合老人的年龄与病情,雍主任提出 “先控脑转移、稳病情” 的治疗思路,建议先行立体定向颅脑放疗。在她的细致沟通下,患者及家属重拾信心,接受了治疗方案。2024年8月,老人完成放疗并配合脱水降颅压对症处理,困扰数日的头痛症状逐渐好转,病情得到初步控制。
然而,治疗之路并非一帆风顺。考虑到老人年事已高,家属拒绝了后续化疗及抗血管生成治疗。2024年11月,老人出现腰痛且逐渐加重,检查提示多发骨转移,再次来院治疗。雍主任及时调整方案,为其定期开展地舒单抗骨保护治疗,缓解骨转移带来的痛苦。今年1月,复查显示颅内出现多发转移灶、左肺门病灶增大,病情明显进展,但因症状较轻,家属仍未同意积极治疗,治疗陷入僵局。
6月初,张奶奶咳嗽症状加剧,严重影响生活,雍主任判断为肺部原发灶进展所致。在患者拒绝化疗的情况下,她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果断推荐替雷利珠单抗免疫治疗配合中药扶正固本的方案。这一方案既避免了化疗的强烈毒副作用,又兼顾患者整体状况与治疗意愿。
治疗前后对比
仅1个周期治疗,老人的刺激性咳嗽便基本消失;4个周期后,8月底复查,胸部CT显示左肺门占位明显缩小,颅脑磁共振提示右侧额叶、枕叶占位显著减小,疗效达到 “部分缓解” 标准!如今每次查房,老人都会主动拉住雍主任的手,笑着说:“现在我吃得香、睡得好感觉浑身都有力气,太谢谢雍主任啦!”
雍红梅主任表示,针对高龄晚期肿瘤患者,需兼顾治疗效果与生命安全,既要精准判断、敢于决策,也要尊重患者意愿、体现医疗温情。在张奶奶的治疗中,免疫治疗与中医药协同起效,不仅有效控制了肿瘤进展,更保障了她的生活质量。从初诊时的绝望无助,到如今的病情缓解、精神焕发,张奶奶的生命转折,离不开雍红梅主任精准的判断、创新的方案和始终如一的关怀——她以高超医术突破治疗困境,以温暖仁心守护晚年生命,深刻诠释了“医者仁心”的内涵,也为更多老年肿瘤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