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突发“宕机”,“狂飙”命悬一线!淮安市二院神经外科专家连夜“拆弹”、击退“死神”
“还好当初果断转院到淮安市二院,不然真的不敢想……”看着病床上逐渐恢复意识的家人,戴女士(化姓)的家属难掩激动。近日,家住泗阳县的49岁戴女士突发昏迷,病情危急,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急诊医学科、医学影像科、麻醉科等多学科团队高效协作,历经数小时紧急抢救,成功从“死神”手中夺回她的生命。
01
突发昏迷,紧急转院
10月4日晚,戴女士在无明显诱因下突然陷入昏迷,家属惊慌失措,立即将其送往当地医院。经初步检查,医生告知家属“患者情况危重,建议尽快转至上级医院”。多方咨询后,家属得知淮安市二院神经外科技术精湛,当即决定跨市转院,为戴女士争取一线生机。
此时,戴女士陷入深度昏迷,呼吸微弱,生命通道随时可能中断。120随车医护人员第一时间实施气管插管,全力维持其呼吸功能,为后续救治争取宝贵时间。
02
危在旦夕,紧急手术
抵达淮安市二院后,急诊科立即开启“绿色通道”,第一时间为戴女士安排头颅CT检查。检查结果让在场医护人员神经紧绷:右侧颞叶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
患者动脉瘤影像
“这类症状极可能是颅内动脉瘤破裂所致,必须尽快明确诊断!”急诊团队立即电话联系神经外科常务副主任陈中俊博士会诊,并火速安排颅脑及颈部CTA检查。最终,检查结果确诊为“颅内动脉瘤破裂”,更危险的是,戴女士已出现“脑疝”征兆——这是神经外科最危急的情况之一,每延误一分钟,都可能导致不可逆的脑损伤,甚至死亡。
“必须立即手术!”查看完影像资料,陈中俊主任当机立断。在急诊、影像、麻醉等多部门的无缝衔接下,术前评估、麻醉准备等工作同步推进,一条直通手术室的“绿色生命通道”迅速开辟。
03
精准拆弹,险象环生
手术室内,紧张的气氛扑面而来。陈中俊博士带领倪洪早医师等团队成员展开术中探查,发现情况比预想中更复杂:戴女士的动脉瘤位于大脑中动脉M2段三支血管的分叉部,大小约5*6mm,被周围血管紧紧包裹,且瘤底已破溃——这正是引发颅内出血的“元凶”。
神经外科陈中俊博士为患者手术
“这个位置好比生命的‘交通枢纽’,血管密集、操作空间极小,手术就像在引爆的炸弹旁拆引线,稍有偏差就会危及生命。”陈中俊主任介绍。凭借数十年的临床经验和沉稳的操作,他在显微镜下精准游离动脉瘤,小心翼翼避开周围重要血管,成功夹闭瘤颈部,瞬间解除了再出血风险。随后,团队又彻底清除了压迫脑组织的右侧颞叶血肿(约 40 毫升),有效降低颅内压力。
历经数小时奋战,手术圆满成功。当医护人员走出手术室告知家属“手术顺利”时,等候在外的家属终于卸下重担,红着眼眶连连道谢。
术后,戴女士被转入重症监护病房(ICU)接受严密监护。医护人员24小时密切关注其生命体征,针对性制定康复方案,帮助她闯过感染、脑水肿等重重难关。“对于颅内动脉瘤患者,‘时间就是生命’,及时诊断、快速救治是降低致残率、死亡率的关键。”陈中俊主任表示。目前,戴女士病情已稳定,顺利转入普通病房,后续将继续接受康复治疗。
此次危重患者的成功救治,不仅彰显了淮安市二院神经外科在颅内动脉瘤诊治领域的高超技术,更体现了医院急诊急救体系的高效运转。未来,淮安市二院将继续以过硬的医疗技术和贴心的服务,为苏北地区患者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