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针”代刀,“烧”灭肺癌的“定海神针”!
肺癌作为全球恶性肿瘤发病率第一、死亡率第一的癌症,当之无愧地成为“癌症第一杀手”,让人谈癌色变。除了传统的手术、放疗、化疗、靶向、免疫外,一些新的物理治疗手段在恶性肿瘤局部治疗中越来越发挥其重要作用,微波消融治疗就是其中一种。
近日,刚过完70岁生日的张先生再次来到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复诊,副主任医师徐传芹检查了患者病情后说:“张大爷,您肺部的肿瘤控制得挺好,身体状态也不错,这个生日您过得开心吗?”“开心!多亏你们那么尽心地治疗我的疾病,我以为我过不到70岁的生日了,没想到生日过完了,身体还那么硬朗,下个生日我还要开开心心地过!”
患者张先生对治疗效果十分满意
两年前,确诊肺癌的张先生因肺功能极差而不能耐受手术,且没有机会靶向治疗,于是开始了化疗,然而两次的化疗结果却让人很失望,不停长大的肿瘤让他不但呼吸困难加重,情绪也明显低落。徐传芹副主任医师一边安慰患者,一边积极和科主任万玉峰博士及团队成员商量对策,经过探讨,大家认为肿瘤长大负荷增加,后期即使更换方案,效果也会很差,那么首先要减低肿瘤负荷。在放疗和局部治疗之间,充分斟酌利弊后,团队一致决定选择肺癌微波消融治疗。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联合介入科同仁共同完成该手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肿瘤明显缩小,负荷减小,徐传芹副主任医师趁热打铁,继续给予其包括化疗、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的药物在内的综合治疗,并动态监测胸部CT,后期又给予两次肺癌的微波消融治疗抑制患者肿瘤生长,目前患者病程已超过两年,病情稳定,生活质量良好。张先生住院期间经常说:“是淮安二院呼吸科优质的服务与高超的技术,给了我活下去的信心和机会!”
万玉峰主任(右)与
介入科副主任尹刚(左)
提到微波,很多人就会想到“微波炉”。是的,上文治疗肿瘤的微波和加热美食的微波相类似,只是应用方向不同。
微波消融治疗的原理
这种治疗方法是将“微波消融针”通过穿刺插入肿瘤组织,利用微波热量使肿瘤细胞死亡,继而肿瘤消散、融解、灭活,从而达到非手术“切除”肿瘤的治疗方式,属于精准微创治疗技术的一种。
除了微波消融,还有化学消融、射频消融、冷冻消融、激光消融等消融方式,都是通过杀灭肿瘤细胞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相对于其他几种消融方式,微波消融因为其消融范围大、加热迅速、加热均匀、受血流影响小、不影响心脏起搏器等多个优点在肺肿瘤的治疗中脱颖而出,成为肺肿瘤消融治疗的首选。
微波消融治疗的过程相对传统手术来说简单易行。病人无需进行全身麻醉,经过必要的术前准备后,手术医生根据病人术前强化CT设计好穿刺路径及肿瘤消融范围,在CT引导下,选择合适的穿刺点,直达肿瘤,然后启动消融。在我院多学科专家团队的协作下,一个肺肿瘤或者肺结节,从穿刺到消融完成,大约仅用时十几分钟到半小时不等。而且,CT下可实时、直观地看到肿瘤的变化直至完全消融。
“手术是治疗局限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主要手段,然而大多数患者在初次诊断时即处于晚期或因身体状况不能外科手术治疗。微波消融是治疗进展期 NSCLC 的新方法,利用电磁波诱导癌细胞发生凝固性改变,同时在影像的引导下可保证治疗的精准性。研究表明对于不能手术的非小细胞肺癌通过消融治疗,患者可以明显获益,肿瘤治疗有效率达85.7%。”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万玉峰博士介绍,“我院常规开展此项技术,为肺癌患者提供更全面更优质的治疗选择。”
万玉峰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介入科主任,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江苏省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委员;江苏省医学会呼吸分会青年委员;江苏省老年医学会呼吸分会委员;江苏省医师协会呼吸分会委员兼基层学组副组长;江苏省医学会呼吸分会重症组委员;世界内镜医师协会呼吸内镜协会委员,淮安市医学会呼吸分会秘书;江苏省”333”人才第三层次培养对象,江苏省卫健委医学青年人才,淮安市五四青年提名奖,淮安市首届医学新星;主持过三项省级与两项市级研究课题。获得江苏省新技术引进一等奖、二等奖各一项,淮海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获得四项市级科技进步奖,五项市新技术奖。
擅长:呼吸危重症抢救、肺穿刺、超声气管镜和内科胸腔镜等呼吸介入操作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