耄耋老人遭遇“最危险骨折”!我院脊柱外科团队再登高峰,一枚“螺钉”攻克上颈椎高难手术
颈椎骨折
你能想到的是……
疼痛、活动受限?
还是终生瘫痪
甚至……
那80岁的老人
遇到颈椎骨折
结果……
让我们一探究竟!
赵加力博士及
团队为患者手术
86岁的田女士因患有“溃疡性结肠炎”并伴有消化道出血,于是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我院消化科就诊。入院后,乔晓博士得知其有脖子疼的症状,进一步检查后发现竟是颈椎“C2骨折”,于是将田女士转入脊柱外科进一步治疗。我院脊柱外科主任赵加力博士详细了解患者病情后,结合相关检查,最终诊断其为“枢椎齿状突骨折”,需要行“后路寰枢椎植骨融合内固定术”,避免枢椎齿状突骨折后骨块移位,以免造成脊髓损伤。
我院骨科赵加力博士及医护团队沉着冷静,术前完善各项专科检查,认真询问病史并进行体格检查。经严谨的术前讨论,优化手术方案,并将病情充分告知了患者家属。患者情况危急,手术迫在眉睫,在经过患者家属同意后,手术顺利开始。
赵加力博士
查看患者恢复情况
术中,在脊柱外科医护团队的紧密配合下,巧妙避开椎动脉和颈2神经根,于肉眼直视下,徒手置入寰椎侧块螺钉及枢椎椎弓根螺钉,在保证手术效果的前提下,有效减少了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成功为患者施行了“后路寰枢椎植骨融合内固定术”。
术后患者复查显示齿状突骨折及寰枢关节复位良好。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与护理下,目前,患者在佩戴外固定支具下已基本可以离床活动,离颈椎恢复“自由”又近了一步!
枢椎齿状突骨折是指发生在第二颈椎(即枢椎)的齿状突部分的骨折,是脊柱较为危险的一种上颈椎骨折,主要临床症状包括颈部疼痛、颈部活动受限和被迫双手托头,有将近三分之一的患者有神经系统的症状,症状的轻重视骨折移位压迫脊髓的程度和部位而定。
患者高龄,骨折愈合能力较差
若保守治疗
未及时对骨折部位进行固定
骨折极易移位压迫颈髓神经
从而引起高位瘫痪
甚至危及生命
据赵加力博士介绍:“寰枢椎手术因其手术节段高,解剖结构复杂,处于颅颈连接区域,与延髓、椎动脉和颈内动脉等重要结构相邻,容错率几乎为零。该部位手术治疗难度大,风险高,毫米级的失误就会导致血管、神经损伤,严重者导致呼吸困难,四肢瘫痪甚至死亡,一度被视为手术‘禁区’,是名副其实的‘刀尖上的舞蹈’。但后路寰枢椎融合内固定术是治疗上颈椎疾病的重要手术方式,该术式具有直视下置钉、复位,短节段固定、固定可靠等优点,对于脊柱外科医生来说是一项能够体现自身技术实力的重要手术。”
近年来,随着微创理念及技术的飞速发展,我院脊柱外科在赵加力博士及团队的共同努力下,不再局限于往日“大刀阔斧”的传统治疗方案,而是通过创新开展新技术,一路攀登,不断刷新手术刀尖上的惊鸿之舞,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提升患者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为人民的健康保驾护航。
专家简介
赵加力,骨科副主任、脊柱外科主任,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副主任医师。淮安市第九届政协委员。江苏省医学会骨科分会创新与转化学组委员,江苏省医师协会骨科分会脊柱学组委员,江苏省脊柱外科菁英会委员,江苏省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委员会委员,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脊柱医学专委会内镜学组委员,淮安市医学会创伤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淮安市医学会骨科分会委员兼秘书,淮安市医师协会骨科分会委员,淮安市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淮安市“533英才工程”骨干人才培养对象。主持淮安市科技项目1项,参与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淮安市重点实验室项目1项。2017年至今获江苏省医学新技术引进奖3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在国内外医学刊物上发表医学研究论文多篇,其中SCI收录论文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