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呼衰”,险关终过!淮安市二院多学科协作勇闯高龄危重症救治“禁区”
淮安市二院多学科联手
助百岁老人勇闯“呼吸关”
开启
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生命接力
早在20年前,路老先生就开始反复出现咳嗽、咳痰,多为清晨发作,夜间亦有阵咳,伴有活动后气喘。虽多次住院治疗,症状当时得以缓解,但病情却逐年进展,最终被明确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一周前,路老先生的病情骤然恶化,家人紧急将其送至当地医院救治。鉴于病情危重,当地医院不得不为其进行了气管插管并给予抗感染、改善心功能等综合治疗,但治疗效果不佳,老人仍处于极度危险状态。为寻求进一步救治,家属与当地医生沟通后,决定将其转至我院就诊。
急诊与重症医学部副主任医师葛文汉接诊后,发现路老先生已是“慢性呼吸衰竭失代偿期”,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通气下生命体征仍不稳定。对于一个百岁老人而言,其身体各脏器功能储备本就极其脆弱,加之生理机能衰退、药物代谢改变、合并症多、耐受性差、易发并发症(如呼吸机相关肺炎、气压伤、心功能衰竭)等,每一项都是横亘在医护人员面前的险峰。
急诊与重症医学部
副主任医师葛文汉为患者查房
葛主任带领团队迅速反应,为老人完善相关检查并立即将其收治入院,展开了一场与死神赛跑的紧急救治。治疗的核心难点在于:如何在保障生命支持的前提下,安全地为这位极其脆弱的高龄患者撤离呼吸机。面对如此严峻的挑战,急诊与重症医学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心血管内科等多学科团队紧密协作,为路老先生制定了周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经过数日的精心治疗和严密观察,路老先生的生命体征逐渐趋于稳定,肺部感染得到一定控制,呼吸功能出现好转迹象,具备了尝试撤机的宝贵窗口期。在充分评估和准备后,葛文汉主任凭借丰富的经验和娴熟的技术,精准操作,密切观察,患者终于闯过了最危险的“呼吸关”,自主呼吸得以恢复,为后续康复奠定了最关键的基础。
拔管成功后,考虑到老人复杂的心血管基础疾病,路老先生被转入心内科病房,由心内科副主任刘海云主治医师进行后续治疗。
路老先生这位百岁老人的成功脱险,不仅是淮安市二院综合救治能力的一次有力证明,更是在多学科协作救治高龄、超高龄复杂危重症患者方面取得又一突破。未来,医院将在应对老龄化社会医疗挑战的道路上,为更多像路老先生这样的高龄患者点亮生命的希望之光,贡献二院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