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医星技】“睛”彩“视”界,珍“Eye”永恒——记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主任严晓腾

患者陈女士今年62岁,她高度近视达2400度,2022年8月因右眼视力突然下降伴视物变形就诊,诊断为右眼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行手术治疗,但是到了9月,患者右眼突发视物不清,于是前来我院就诊。眼科主任严晓腾博士接诊后,完善检查后,诊断陈女士为高度黄斑裂孔复发。由于陈女士黄斑裂孔直径达到800微米,属于巨大黄斑裂孔,且已经接受过内界膜剥除手术,无法进行常规的内界膜翻转覆盖或填塞手术,经严晓腾博士团队商讨,决定行自体晶状体囊膜移植填塞术,修复难治性黄斑裂孔。
黄斑区是视网膜上最薄且视力最敏感区,结构精密,任何累及黄斑区的病变都会引起中心视力的明显下降,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导致视力严重下降甚至永久丧失。陈女士黄斑裂孔解剖愈合率较低,手术难度和风险较大,任何的出血或损伤都会影响患者的视力。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填塞或翻转覆盖手术是目前较常用的治疗手段,一定程度上可提高高度近视性黄斑裂孔愈合率和视网膜复位率。但本例患者首次手术时内界膜已剥除,严晓腾博士经过查阅资料,反复研究,终于找到适合陈女士的手术方式——晶体囊膜可替代内界膜进行黄斑裂孔的修复,并提供视网膜细胞迁移修复的支架。

严晓腾博士及团队成员
为患者手术
严晓腾博士及其团队在制定了周密的计划后,为陈女士进行了手术,首先,保留患者晶状体后囊膜,将晶状体后囊膜置入灭菌蒸馏水浸泡20min,再置入复方氯化钠中浸泡,去除晶状体上皮细胞。随后修剪晶体后囊膜至合适大小,吲哚氰绿染色,提高囊膜可见度,将晶状体前囊膜覆盖于黄斑裂孔,滴入自体血,玻璃体腔空气填充。每一个步骤都精准完成,成功封闭了黄斑裂孔,术后患者视力提高,从眼前手动视力提高到0.06。
显微镜下精细手术
严晓腾博士介绍,黄斑裂孔是严重影响患者中心视力的眼底疾病,尤其是患有高度近视的患者,黄斑裂孔容易引起视网膜脱离,要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可降低视网膜脱离的风险,提高生活质量。难治性黄斑裂孔包括大直径黄斑裂孔、既往手术后黄斑裂孔不能闭合以及手术后黄斑裂孔再开放、高度近视黄斑裂孔、外伤性黄斑裂孔以及继发性黄斑裂孔等,术后裂孔闭合率低、预后较差,其治疗对眼底外科医师是一个挑战。而晶状体囊膜移植(LCFT)加全血覆盖是治疗难治性黄斑裂孔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取材容易,可成功替代内界膜。目前,患者视力显著提高,随访效果满意。
眼科简介
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为徐州医科大学眼科学硕士培养点,淮安市临床医学重点专科。科室现有博士1名,硕士8名。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1名。近三年获得淮海科技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淮安市医学新技术引进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发表SCI论文5篇,中华系列论文4篇。2022年10月份起作为清江浦区和开发区残联白内障复明手术的定点单位,完成眼科义诊1000多人次,筛查眼病患者100多人,完成贫困患者白内障残联复明手术近30台次。2023年3月份眼科先后完成苏北首例晶状体囊膜移植治疗难治性黄斑裂孔,淮安市首例折叠式人工玻璃体球囊(FCVB)植入手术,标志淮安第二人民医院眼科迈入全省眼科先进行列,为淮安疑难眼病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