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千年的瑰宝,医治“恶瘤”有良方!
早在3500多年前的殷周时代,殷墟甲骨文上已记载“瘤”病名,“瘤”字由“病字头”“留”组成,含有“留聚不去”之意,这是现今发现的中医记载肿瘤最早文献。由此可见,中医治瘤由来已久。我院肿瘤科主任张永杰博士经过多年潜心钻研,拥有丰富的中医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经验,今天我们通过两位病患的经历,来领略中医治瘤的独特魅力。
01
万念俱灰又逢春
对于52岁的贾女士而已,近10年来的病程让她十分痛苦,从手术、化疗再到中医治疗,直到她来到我院肿瘤科遇见张永杰主任,才结束了她多年来的痛苦求医路。
2014年,贾女士在体检时意外查出右侧乳腺癌,并于当地医院行乳腺癌根治术,术后由于化疗反应过重,使她痛苦不堪,于是决定放弃化疗。多年间,每次复查均无异常,贾女士以为自己未来可以高枕无忧了,可命运似乎在捉弄她,2021年复查时,医生发现其CA199(肿瘤标志物)指标明显升高,经过排查,医生发现其右侧脸颊有一肿物,经检查确诊为腮腺癌中的腺样囊性癌。
腺样囊性癌起源于涎腺组织的一种少见恶性肿瘤,约占头颈部恶性肿瘤的1%、涎腺肿瘤的10%。该病常见于腮腺、颌下腺及小涎腺,肿瘤生长缓慢且持续,临床症状通常不典型,易侵犯神经和局部复发,晚期可发生远处转移。患者早期多以无痛性肿块为主,少数患者会出现持续性或间断性疼痛。肿块多为圆形或结节状,多发生在涎腺。
贾女士得知自己又患上恶性肿瘤,万念俱灰,不愿再进行手术治疗,可刚化疗一次,强烈的反应折磨得她不愿继续,无奈之下,家人只能四处求医,寻找副作用较小的治疗方法。经多方咨询,贾女士及家人得知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肿瘤科主任张永杰博士擅长使用中医方式治疗肿瘤,效果显著,许多人从外地赶来寻医问药,于是一家人慕名找到张主任处就诊。 张主任仔细研究患者病情后,结合患者的性格特点,认为其脾气急躁,致气郁血滞、痰浊成积,积而成癌。张主任为其制定治疗方案,予以针刺加艾灸,以疏肝解郁。治疗2个疗程后,患者复查Ca199恢复正常,之后每年三伏天、三九天、春分、秋分来住院调理,Ca199一直保持正常。坚持治疗2年来,患者带瘤生存的生活质量良好,腮腺癌病灶未增大,病情平稳。
张永杰主任为患者针灸
02
凶险肺癌遇“甘霖”
人们总是谈癌色变,身边很多人一检查出癌症,基本都是晚期,因此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而遗憾终身。这是因为很多癌症,早期并没有什么明显的症状,等到有明显症状时,可能病情已经进一步发展。66岁的霍先生就是不幸中的一位,2022年,他被诊断为肺癌,接受了左上肺根治术,可术后病理显示为“小细胞肺癌”,两肺还存在多处小结节,无法手术切除,只能进行内科治疗。
张永杰主任为患者针灸
小细胞肺癌是一种发展迅速的肺癌,一旦到了晚期,意味着病情较重,对患者机体造成的伤害会更大,治疗也会变得非常棘手,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期。晚期患者体质普遍较弱,耐受也较差,霍先生正是如此,羸弱的体质无法承受放化疗带来的副作用,因此他决定选择安全、副作用小的中医药的治疗。得知我院肿瘤科张永杰主任擅长中医治疗各类恶性肿瘤,于是慕名前来就诊。
张主任仔细了解患者病情后,针对其肺部众多小结节的情况,先为其进行免疫治疗,直到患者病情稳定,张主任着手进行中医治疗。“很多人都有失眠的症状,大部分都是因为压力大、精神焦虑引起的,但也有一部分人是因为肺气不足、气血不足所导致的。即使身体已经很累很困了,但到了凌晨3点到5点依旧失眠。”张主任介绍,中医认为凌晨3点到5点是肺经主管的时间,霍先生正是在这个时间点经常醒来,为此他常困惑不已。张主任为其进行针刺治疗后,患者一觉睡到天亮,中间再也不会醒来睡不着了,复查肺部影像发现,所有小结节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这让霍先生一家喜出望外,直言中医真是太神奇了!
中医药学是中华文明瑰宝,我院肿瘤科在科主任张永杰博士的带领下,积极发扬祖国传统医学中医系统辩证施治的特色,开展针刺艾灸,中药超声离子导入和耳穴等治疗,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赢得患者和家属的一致好评,并吸引来自苏州、无锡、镇江、连云港等外埠患者来我院就诊,社会影响力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