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岁男孩泳池内溺水,险酿惨剧!急重症团队齐心抢救,化险为夷!
一到暑假
新闻中儿童溺水的新闻
此起彼伏
不仅是野外水域会发生溺水
专业的游泳池或水上乐园
也可能发生意外
溺水预警
近日,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与重症医学部成功救治了一名溺水后严重肺水肿、呼吸衰竭、酸中毒的儿童,经过奋力抢救和后期诊治,患儿目前已脱离生命危险,正在接受进一步治疗。
1
紧迫
男孩溺水生命垂危
患儿右肩被泳池
水循环系统牢牢吸住
7月2日,10岁的小陈(化姓)在市内某游泳馆游泳时,不慎被水循环系统的进水口吸住肩膀,无法脱身,安全员见状立即下水施救,可此时小陈的右肩被进水口死死吸住,安全员尝试数分钟仍然无法拉出小陈。小陈的母亲回到游泳馆,发现情况不对,立即冲进游泳池内,与安全员合力才将小陈拉开。
小陈被转移至岸边时,面色青紫,已无自主呼吸和心跳,安全员立即对其进行心肺复苏,同时小陈的母亲拨打120呼救。在持续的心肺复苏中,7分钟后,小陈恢复心跳,此时120急救人员也已赶到游泳馆,立即将小陈送往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救治。
到达我院急诊科时,患儿神志昏迷,呼吸微弱短促,情况十分危急!急诊科医生立即进行气管插管术,建立人工气道,并迅速送至ICU展开进一步抢救。副主任医师葛文汉组织医护团队立刻就位,争分夺秒对患者给予抢救治疗!
2
紧张
多学科携手抢救
考虑到患儿可能有严重缺血缺氧导致脑损害,并有内环境紊乱形成酸中毒等多脏器功能损伤,葛文汉立即给予机械通气,利用呼吸机帮助其维持呼吸改善缺氧状态等治疗。
葛文汉副主任医师
带领团队查房
患儿脸色逐渐红润,生命体征暂时稳定,但医护团队不敢放松,下一步救治亦尤为关键!因患者溺水导致吸入性肺炎,有大量的粉红色泡沫液痰,并有明显的肺水肿,葛文汉立即联系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何远强前来会诊。何主任详细了解患儿病情后,安排沈雯医师为其进行气管镜检查,发现小陈气管中有大量痰栓、分泌物,于是进行肺泡灌洗,以控制感染,加快患儿恢复。
经过24小时密切监护后,患儿意识恢复,并顺利拔除气管插管!ICU医护团队的努力得到了回报,大家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2天后,患者各项指标明显好转,度过了危险期,呼吸机也顺利撤除。
因抢救及时,治疗方案完善高效,患者预后较好,目前生命体征平稳,正在进行高压氧治疗,不久即可转入普通病房。
此次救治,我院临床科室紧密配合,急诊与重症医学部团队快速反应,凝聚强大的危重症患者救治能力,最终才有了患儿成功治愈的结局。
3
警惕
儿童溺水如何施救?
急诊与重症医学部主任石岩提醒广大家长:虽然江河、水库、池塘等地是溺水事件“重灾区”,但在游泳池、水上乐园等场所同样要注意安全,家长务必教育孩子学习基本的自护、自救方法,给孩子安全增添保障。在加强预防的同时,家长及监护人也要掌握相关的急救知识和技能。意外发生后,救人刻不容缓,以下6点要知道:
⚠️ 迅速救上岸:最好从背部将落水者头部托起,或从上面拉起其胸部,使其面部露出水面,然后将其拖上岸;
⚠️ 清除口鼻堵塞物:让溺水者头朝下,撬开其牙齿,用手指清除口腔和鼻腔内杂物;
⚠️ 倒出呼吸道内积水:救人者半跪,顶住溺水者的腹部,让溺水者头朝下,拍背;
⚠️ 人工呼吸:对呼吸及心跳微弱或心跳刚刚停止的溺水者,迅速进行人工呼吸,同时做胸外心脏按压;
⚠️ 吸氧:现场有医疗条件,可对溺水者注射强心药物及吸氧;
⚠️ 保暖:如果溺水者身上穿着外套,要尽早脱下,湿漉漉的外套会带走身体热量,产生低温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