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在身边,跨越生死线,让心跳骤停患者重获新生!
心脏重症疾病常来势凶猛
死亡率极高
因此
掌握多项生命支持技术
对心脏重症患者的救治
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66岁的肖先生(化姓)患有高血压病已10年,平时口服降压药物,但未定期监测血压情况。近日,肖先生在外处理事务时,突然意识丧失,晕倒在地。周围群众赶紧上前查看,并紧急拨打120,医护人员闻讯出诊,快速到达患者身边,此时患者已无自主呼吸,无大动脉搏动,医护人员立即予胸外心脏按压、球囊通气,紧急送至我院救治。
接到120的通知,急诊与重症医学部主任石岩立即部署医护人员做好抢救准备。患者到达医院后,急诊立即继续予心肺复苏术,予胸外心脏按压、球囊控制通气、气管插管开放气道,并予肾上腺素静推强心、碳酸氢钠纠酸、补液扩容等处理;患者恢复心跳后心电监护显示室颤,医护团队予电除颤,随后将患者转入ICU进行治疗。
重症医学科(ICU)副主任付婧接诊患者后,快速为其评估了病情,及时地做出了诊断:患者是因为心梗后,心脏缺血缺氧导致左心室收缩功能严重减退、心排血量明显下降,患者出现“泵”衰竭。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患者病情若再无改善,随时有心脏再次停跳的风险,石岩主任查看病人情况后指示:患者需上IABP进行心脏辅助!
急诊与重症医学部主任
石岩带领团队研究制定治疗方案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是通过穿刺股动脉将特定的球囊导管送入降主动脉特定部位。采用病人自身心电图R波或动脉压力波触发,在心脏舒张期停止射血时球囊充气,提高心脏及大脑等重要器官的灌注压;在心脏收缩期射血时球囊放气,从而减轻心脏后负荷的一种心脏辅助装置。
重症医学科副主任
付婧带队为患者查房
付婧主任带领团队各司其职,配合紧密和流畅,以最短的时间顺利为患者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患者病情逐渐好转,血压逐渐稳定。
患者病情逐渐平稳,心内科主任杨乃全博士前往ICU会诊,经过全面评估并结合相关检查结果,决定为其行冠状动脉造影+IVUS(血管内超声)检查,以明确患者冠脉情况。术中,杨主任发现患者前降支中段、左回旋支中段、右冠支近段和中段均有不同程度的狭窄,诊断为冠心病三支病变。经过与家属沟通,杨主任为患者行“冠状动脉药物支架植入术”,复查造影无明显残余狭窄,安返病房。目前,患者恢复良好,正在接受进一步治疗,不久即可转入普通病房。
重症医学科被称为医院中“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最危重的患者汇聚于此。我院急诊与重症医学部拥有一支优秀的医疗护理团队,常规独立开展体外膜肺氧合技术(ECMO)、主动脉球囊反搏技术(IABP)、机械通气(MV)、肾脏替代技术(CRRT)、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紧急床边心脏临时起搏、高级人工气道建立等一系列生命支持技术,对心肺脑复苏、多脏器功能障碍、脓毒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中毒、创伤等急危重病救治有丰富的经验。
IABP的适应症:
1
高危因素心脏病患者手术中预防性应用。
2
心脏术后脱离体外循环困难和(或)心脏术后药物难以控制的低心排综合征。
3
缺血性心脏病、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并发症室间隔穿孔、二尖瓣反流;顽固性心绞痛;顽固性严重心律失常。
4
高危患者冠状动脉造影、PTCA、冠状动脉溶栓及非心脏外科手术前后的辅助。
5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导致心肌功能损伤。
6
心脏移植或心室机械辅助装置植入前后的辅助。
7
体外循环手术中产生搏动性血流。